“疫苗是需要大規模生產的,再好的疫苗,如果產量不夠,不能廣泛使用,也難形成人群的免疫保護屏障。”楊曉明說,在國家863計劃和科技支撐計劃的支持下,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間的科技投入,各個專業研究院所、專業檢定機構,包括中國生物在內的央企、民營企業及高校等,形成了疫苗綜合性技術研究開發大平台體系。
有備而來。由於過往的創新與積累,參與研發的每個中國團隊都有自己的“金剛鑽”。
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張林琦表示,各家有各家的高招,都會基於每個實驗室先前所擁有的技術平台和積累,選擇好的合作夥伴加入到疫苗研製的工作中。
“我們選擇了5條疫苗技術路線,每條技術路線有2—3個團隊進行研發。”疫苗研發專班項目專員、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副處長盧姗表示,在應急攻關支持的5條技術路線12個項目中,每個技術路線都由多個單位形成合力,從企業到高校、科研院所再到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疾控中心、清華大學、四川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家頂尖學術機構以及生命科學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全面投入“戰鬥”,開啟夜以繼日的研發工作。
首批應急攻關項目立項後,經過幾天的籌備和摸底,科研團隊需在1月底、2月初的內部會議上,“背靠背”地明確給出一個時間:自己的疫苗究竟會在什麼時候提交臨床試驗的申請。
以半年左右的時間研發一種全新的病毒疫苗,推動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絕對算得上是高速。然而多數團隊只給了自己不到3個月的時間,以4月底作為最後期限。
關於“疫苗何時會有”的議論仍舊此起彼伏,但臨淵羨魚、退出戰鬥從來都不在中國科研工作者的字典裡,他們深知,議論不會出結果,實幹才會!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由軍隊抽調組成的軍事醫學專家1月26日前往武漢,全力進行科研攻關。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便是其中之一。
“當時來到武漢,做了最壞打算、最充分方案,並且準備進行最長期奮戰。”陳薇說。
在全球首個埃博拉疫苗的基礎上,陳薇院士團隊在抗疫一線持續推進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冠病毒腺病毒載體疫苗的研製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