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28日電/近一段時間以來,從滬倫通落地、A股納入富時羅素指數到中日ETF互通正式開通,中國資本市場擴大雙向開放穩步加快,充分體現了在當前複雜國際形勢下中國加快改革開放的決心和信心。當前,資本市場要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以擴大開放為契機,提升資本市場質量,進一步提高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提高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提高開放條件下資本市場監管能力和防控風險能力。
經濟參考報發表記者吳黎華述評文章表示,當前,從全球範圍內來看,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進一步抬頭,全球經濟貿易體系受到了嚴重地干擾和挑戰。而中國一直在堅定履行包括金融市場開放在內的各項開放承諾。在資本市場,合資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貨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大幅放寬,業務範圍實行國民待遇;滬深港通每日額度大幅提升;中英“滬倫通”項目已經啟動。此前,證監會主席易會滿還宣布了進一步擴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9項政策措施。這一切都充分體現了中國加快改革開放的決心。
文章分析,進一步擴大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不僅是履行中國擴大開放的莊嚴承諾,更是為了滿足中國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通過開放引入競爭,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提升資本市場支持創新、支持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一方面,當前中國面對較為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外部經濟環境總體趨緊,國內經濟存在下行壓力。今後一段時間內,做好“六穩”工作仍然是重中之重。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一定要把金融搞好。資本市場要重點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而進一步推進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就是要通過開放來進一步提升境內金融機構的競爭能力和服務能力。
對此,資本市場要為實體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疏通資金為實體經濟服務,積極規範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一直以來,中國以間接融資為主導的金融體系,對小微企業支持不足。在當前環境下,頂住經濟下行壓力,關鍵是要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特別是要進一步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在這方面,通過擴大開放,引入長期資金,引入有能力的境外金融機構,可以進一步增強中國資本市場的活力。
另一方面,中央多次強調要保持戰略定力,外部環境的深刻變化不會改變中國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運行的基本態勢,當下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主線,仍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中央提出要建設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完善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把好市場入口和市場出口兩道關,加強對交易的全程監管。中國資本市場要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就必須通過改革和開放來進一步增強市場的包容能力,提升其對新經濟的支持力度。
我們進一步擴大資本市場開放,就是要提升資本市場的發展質量,提升資本市場和金融機構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其中,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和資本市場的進一步對外開放,都屬於資本市場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步驟,都是著眼於服務中國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主線。通過開放,能夠倒逼中國資本市場各項基本制度的完善,提升其在全球資源配置中的地位和能力,推動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