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習近平兩岸融合發展理念與和平發展的關係
http://www.crntt.hk   2018-05-19 00:13:45
 
  其一,融合發展與和平發展的統一層次

  必須要完全確認的是,融合發展與和平發展兩者同屬於和平統一的理念範疇。和平統一是大陸處理台灣問題的最重要的方針策略,如果台灣方面不違反《反分裂國家法》,大陸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單方面終止和平統一的方針政策,不可能毫無理由就轉而採取武力解決的手段。在處理台灣問題方面,大陸長期以來是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結合的原則的。

  什麼是兩點論原則?在研究複雜事物矛盾發展過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不可偏頗,這就是兩點論原則。主、次矛盾相互聯繫、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矛盾主、次方面是對立統一關係,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賴,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矛盾的主要方面規定事物的性質,而主要矛盾解決事物的發展問題。

  由此可知,大陸對台的“兩點論”原則是:堅持以和平統一為政策核心,但是密切關注非和平因素的變化發展。兩岸關係現階段的主要矛盾聚集在如何促進和平統一方面,非和平統一長期處在次要矛盾的地位。儘管台灣藍綠輪流執政,兩岸關係起伏不定,但是大陸既有的“兩點論”原則至今沒有顛覆性改變。也因此,在致力推動和平統一之時,大陸不承諾放棄武力。而融合發展與和平發展,都屬於“兩點論”原則的重要的同一側,即和平統一範疇,所以兩者的光譜是重疊的。至於其中的“重點論”,當然是指反對“台獨”了。無論是和平發展還是融合發展,重中之重都是要遏制“台獨”。

  歸納言之,融合發展的概念與和平發展的概念沒有本質的衝突,且有繼承與發展的內涵。兩者之間應該是互相包容,互相推動的關係,融合發展在和平發展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比如,融合發展是新國家統一觀的體現。北京聯合大學朱松嶺教授的相關理論闡述非常深刻,他認為:習近平已經形成了以“命運共同體”為核心概念、以融合發展為基本路徑、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統一目標的新國家統一觀,在理論構建方面已經非常完善。又如,融合發展與和平發展的階段不同,但是方向相同。中國人民大學的王英津教授指出:融合發展是對從和平發展邁向和平統一道路的再探索。

  其二,融合發展與和平發展不存在“互斥事件”之邏輯關係。

  “互斥事件”是指事件A和B的交集為空,也叫互不相容事件。也可敘述為:不可能同時發生的事件。什麼是“互斥事件”之邏輯關係?有三個方面的特點:1,對立事件是互斥事件的特例,所以對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2,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對立事件,當且僅當兩個互斥事件必有一個發生時,它們同時又是對立事件;3,互斥事件和對立事件均不能同時發生。

  對照此一概念可知,融合發展與和平發展概念沒有本質的衝突,這就決定了兩者之間不會演繹出“互斥事件”的邏輯關係。再明確論定,就是說和平發展與融合發展不是不可能同時發生的事件。上海台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2017年1月24日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時指出:融合發展當然包含了和平發展的內容,並不是對和平發展的揚棄,而是對和平發展的深化,是更靠近國家統一的重要階段,將為國家最後統一創造更好的基礎與條件。這一段論述是很好的註解。

  融合發展與什麼概念之間存在“互斥事件”呢?肯定就是獨立分離觀念了。如果兩岸能夠在融合發展的方式中繼續發展,那麼,就是獨立分離思潮沒有成為壓倒兩岸關係的主導力量。所以,融合發展是推動兩岸和平發展、實現和平統一的重要推動力、組成部分、發展階段。

  其三,融合發展與和平發展之間的不同又是什麼?

  根據對立又統一的辯證關係,在同的另一方面,融合發展與和平發展概念也有所不同。要深入理解兩者之間的不同,必須先瞭解習近平的聚同化異觀,才能掌握其中的辯證規律,否則會陷入一種無聊的文字組合推理之中。習近平聚同化異論是“辯證化異”,在求同存異的哲學思想基礎上,關鍵在於聚同化異,即是如何掌握好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簡言之,就是要在和平發展的成果基礎上,更加強化同的因素,用來解決日益擴大的影響同的分歧差異。融合發展是促進和平發展的新方法,也是和平發展的新階段。具體而言,兩者在同的基礎上,大概存在這麼一些差別:

  1、和平發展貫穿整個階段,融合發展是這個階段的新階段。為什麼呢?因為和平發展是在和平統一之前主要助力於推動兩岸關係的變化,融合發展則是重在立足和平發展基礎上,向更加接近兩岸最終統一的方向挺進。這與習近平的中國夢息息相關。兩岸統一沒有具體的時間表,但是,實現“兩個一百年”的中國夢,則是有明確的路線圖、時間表的。在這個時刻提出兩岸融合發展,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為兩岸而兩岸,為和平而和平,融合發展理念的實施階段與中華民族復興的實踐階段,如此契合,其特點是如此的明顯、突出。

  2、和平發展是紅利形成,融合發展是紅利共享。實踐證明,和平發展已經為兩岸同胞帶來了紅利,和平發展能夠形成紅利,只要繼續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就會不斷獲得紅利。這是兩岸同胞的共識。所以,和平發展是兩岸最大的團結民心的公約數。台灣方面,在對待兩岸關係的時候,反對什麼的都有,但是主流民意絕對不會反對和平發展,這是和平發展實踐中獲得的重大民心利益回報。隨著歷史的發展,更是因應中國夢的推進,如何共享紅利的問題擺在了中共的面前,紅利得到共享必然創造更大的兩岸民心利益。而融合發展之不同,就在於承擔了這樣的歷史責任。

  3、和平發展有待於兩岸執政當局的共同互動,融合發展則是以大陸為主動的,由大陸採取主動積極的態度與對策。即使台灣當局不願意配合,也不能阻止以大陸為主的利益融合過程。當然,融合發展又是開放的,隨時歡迎台灣當局的回心轉意、共同合作。從當前的台灣政治生態來看,藍綠兩大板塊結構不容易鬆動與消失,即使在今後形態上發生了變化,性質也不容易改變,除非民進黨最終被迫或主動放棄“台獨”黨綱,台灣政黨政治在兩岸關係中,才有可能轉化為平穩發展的力量。所以,和平統一不能構建在坐等時機的基礎上。掌握主動權,是大陸必須的選擇。而融合發展的主動權之力量,就此彰顯。

  四、融合發展或成中共與民進黨之間的博弈焦點也是轉圜機遇

  自從蔡英文民進黨獲得勝選重新執政之後,原來維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九二共識被擱置,加之民進黨在“台獨”黨綱的指導下,與獨派合流,在行政等方面加速切割兩岸關係,尤其是著力推動“文化台獨”言行,嚴重刺激了大陸方面,民共對峙關係越來越嚴峻,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趨勢已經放緩。更加嚴重的是,民進黨執政的趨勢有延長的可能。所以,如果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希望寄於台灣民進黨當局,無異於緣木求魚。

  習近平是怎樣應對這樣的危局的呢?習近平在台灣政黨輪替成為定局之後,有一番語重心長的公開講話,是需要反復琢磨的。2016年3月5日,大陸的兩會期間,習近平參加他所在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就兩岸關係發表看法。習近平強調:我們對台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不會因台灣政局變化而改變。我們將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繼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性質,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行穩致遠的關鍵。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兩岸雙方就有了共同政治基礎,就可以保持良性互動。我們將持續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增進同胞親情和福祉,拉近同胞心靈距離,增強對命運共同體的認知。我們將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行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讓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和堅定意志,也是我們對歷史對人民的莊嚴承諾和責任。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需要兩岸同胞共同維護,開創共同美好未來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兩岸同胞攜起手來同心幹。⑤

  在當時的各種各樣的分析評論中,都關注到了習近平堅持對台大政方針不改變的承諾,這是最為重要的。有了這樣的承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格局不會一下子就翻盤。這是順應兩岸民心的,尤其是順應台灣同胞民心的。

  此外,習近平這一段話中,有對民進黨直接喊話的意思,更是需要瞭解和掌握的。習近平這樣說:“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兩岸雙方就有了共同政治基礎,就可以保持良性互動。”這一段話的直接對象,當然就是民進黨。

  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再次向民進黨喊話:“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雙方就能開展對話,協商解決兩岸同胞關心的問題,台灣任何政黨和團體同大陸交往也不會存在障礙。”

  同樣,習近平在這一段話中也沒有直接點出民進黨的名字來,但是,任何人一看就明白,這些話主要是針對民進黨而言的。由是可以合理猜測:1,中共對民進黨的政策,不是一推了之,把民進黨執政立即定性為“台獨”的實現。如果這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就必須終結,兩岸關係必須進入武力解決的階段。2,中共對民進黨的政策,在築牢底線的同時,留下了高線,也就是留給了民進黨轉身的空間和時間。3,民共關係的主動權不在民進黨一方,而在中共一方。民進黨必須先改變“台獨”立場,中共才會給予更多更大的利好兩岸和平的機會。

  當然,中共方面不可能把全部希望寄託在民進黨主觀的立場轉變上,作為選舉政治,政黨能否執政,關鍵在於民心。所以,融合發展也就成為了中共直接順應台灣同胞民心、掌握台灣民心的法寶。以融合發展的善意與耐心,來做台灣同胞的工作,持之以恆,必見成效。在這個方面,需要的是耐心、信心與決心。於此,中共有,民進黨則不一定有。

  民進黨其實早就成為了利益導向的政黨,而非單一理念型政黨。執政是其最重要的目的,為了執政,可以濫用理念,也可以毀掉理念。對於這個特徵,必須充分掌握。在當前這一階段,利用政治衝突來鞏固基本盤的思維與做法,仍然是台灣政黨政治的運作方式,民進黨更是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這樣迥異的兩岸政治結構,導致以人民利益為最大的融合發展政策措施,必然會受到民進黨執政當局的百般阻撓,大陸方面推行的力度越大,台灣當局的對峙力度就越大。大陸與台灣同胞分享民生利益,台灣當局必定以政治利害關係為由加以阻止。所以,在今後的兩岸關係進程中,融合發展可能成為中共與民進黨的博弈焦點。

  但是,融合發展具有社會發展進步的特性,並不是立即作用於政黨政治,而是以經濟、社會、文化為融合基礎,所以,不具有高度的政治鬥爭性。台灣當局根本不可能做到徹底遏制大陸實施融合發展政策。此時,一旦台灣同胞充分體會到大陸賦予的同等待遇等等民生利益融合的重要價值之後,兩岸關係融合發展與台灣主流民意相結合,誰反對融合發展,誰就下台,誰就不能再執政。這樣的民心民意一旦主導選舉政治,民進黨就無法與融合發展對抗,就得服從民意。台灣民意的覺醒,是兩岸關係進步的主導力量。這個時候,民共關係就獲得了轉圜的機會。當然,兩岸執政黨能不能及時把握機會,尤其是民進黨有沒有勇氣去把握時機,又另當別論了。

  須知,民進黨內部缺乏去除“台獨”黨綱的高度認同,又受獨派的捆綁牽制,如果沒有民意的內力與外力作用,民進黨自身已經難於轉變路線了。如果一直陷於如此違背歷史潮流的泥淖,民進黨的末日也就到了。

  註釋:

  ①《融合發展:習近平對台工作思想最新成果》中國台灣網2017-08-16日。作者倪永傑,上海台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②《習近平對台思想統禦性概念: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習近平對台思想研究》2017年8月初版第12頁至26頁

  ③《融合發展:大陸推進和平統一的新思路》,《習近平對台思想研究》2017年8月初版第122頁至138頁

  ④《吳鳳嬌:“融合發展”落實兩岸一家親理念》,中評社2018-01-08

  ⑤《習近平:對台大政方針不因政局改變》中評社2016-03-05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8年4月號,總第244期)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