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以中華文化復興之光 照亮中國式現代化之路
——第九屆中華文化論壇綜述
http://www.crntt.hk   2024-04-05 15:10:22
 
  著名作家、多部電視劇編劇馬鎮認為,“老油人”這個稱謂在海峽兩岸石油界專指抗戰時期參加石油工業的油人。三十年來,其先後採訪了63位老油人,目前在世的僅餘101歲的中科院院士李德生先生。儘管許多人已逝去,但他們的文字與影像已流傳於世。相信海峽兩岸老油人的艱難與光榮也必將成為我們民族的精神財富。福建省委黨校閩台研究院副院長閆興認為,兩岸家書記錄著兩岸共同的歷史、共同的記憶、共同的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是“兩岸一家親”的有力證明,是對“台獨”史觀的有力駁斥。隨著電子通信逐漸取代傳統書信,兩岸家書無論實物還是“手抄本”開始步入消亡期,亟待搶救保護,這對推動“以情促融”、心靈契合,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天津大學台灣研究所副所長何慧俐認為,媽祖信俗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連結兩岸同胞的重要精神紐帶。建議以媽祖文化搭建兩岸青年交流平台,推動青年志願者服務精神,鼓勵青年投入鄉村振興事業,將媽祖精神落實於人民群眾當中。積極推進大陸各區域媽祖文化園的構建,使之成為兩岸交流具有代表性的場域,彰顯兩岸媽祖慈航普渡精神的共性,促進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清華大學台籍博士生陳怡蓁認為,文旅融合為加大傳播陳靖姑文化開通了一條有效渠道,兩岸民眾可以通過平易近人的文旅活動,認識到該文化基本的民俗事象表達。同時,兩岸民眾在從事陳靖姑文旅活動或參訪陳靖姑文化景區時,通過文化交流或自身感悟的方式來瞭解陳靖姑文化,並且將該文化的內容與自身心靈世界進行比照和互動後,對於陳靖姑文化的意義內涵給予贊同而生成文化共鳴。文旅融合除了幫助陳靖姑文化在廣度和深度方面皆得到更上一層的傳播以外,更為兩岸同胞構建起無堅不摧的精神紐帶與情感聯繫。

  司法部預防犯罪研究所重新犯罪調查研究中心主任趙森認為,通過融合發展使兩岸同胞共享經濟發展紅利固然重要,但以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文化等更高維度的視角觀之,其更重要的作用在於,通過消解兩岸長期隔絕形成的制度隔閡,建構並豐富兩岸同胞共同的生活經驗和行為模式,進一步帶動消解兩岸同胞的情感隔閡,強化共同記憶和國家認同,有效聯結共同利益,從經貿合作、經濟融合邁向全方位的融合擴展,在自我發展的過程中深刻體認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徵和顯著優勢,讓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深植內心,更好地融入中國式現代化進程。

  中國社科院台灣所劉佳雁、王子旗認為,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內外環境劇烈變化,中美博弈日益加劇,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興起,經濟全球化加速演變,祖國大陸掌握兩岸關係主導權主動權。兩岸經貿合作基本面穩健,雙向投資意願趨於謹慎,貿易往來整體向好,但三角貿易模式未明顯改變,兩岸供應鏈韌性穩固,仍處於優化調整期。兩岸經貿合作呈現新特徵,大陸提升對兩岸供應鏈演變話語權,兩岸第三地利益連結加強。兩岸經貿合作進入大陸主導的提質增效階段,數字經濟促兩岸供應鏈日趨現代化,兩岸經貿轉型升級進入“深水區”。

  右府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莊嘉宏認為,歷史是對於文化的紀錄與詮釋,影視或遊戲的操作過程則是對於歷史概念的再詮釋,透過影視或遊戲的設定,將專業的歷史概念轉化為生活中可以傳承、在情感上願意傳承的共同記憶,這就是文化轉譯。兩岸文化融合,可以繞過當權者的刻意灌輸,採用文化轉譯的辦法進行。廣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監曾祝三等認為,兩岸在農業及農水文化的融合發展上,未來可先從“尋找相同”著手,例如在相同氣候帶且地貌相近的沿線鄉鎮,締結姊妹農業鄉(鎮)、建置姊妹農業鄉(鎮)文化館,或舉辦農產或農水文化的聯展,彼此參照,加深瞭解;進而再思索如何“同中求異”及“尋找不同”,梳理不同之處的歷史成因及所帶來的文化影響,在互通有無時方可加深教育意義,將“橘越淮為枳”等歷史典故賦予新時代的新意義,在兩岸日常的農產買賣中,具體實踐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北京大學教授趙克常認為,地震是海峽兩岸民眾必須面對的一種主要的自然災害。兩岸地震史料豐富,在抗震方面各有千秋。儘管地震預報是世界級的難題,但衹要海峽兩岸的地震學家精誠合作並與全球同行一道,對地震進行深入研究,解決這一難題僅僅是一個時間問題。

  中華文教經濟合作促進會會長曹長齡認為,和平統一進程變得撲朔迷離、一波三折,不是血脈的問題,而是文脈的問題,是文化的傳承、繼承與創新問題,也可以說是文化造成的認知問題。兩岸如果在生命、人文、科學、智慧這八個字、四個詞上進行中華文化的大探討與交流,一定會在這百年大變局中透過現象看到本質,達成許許多多有利中華民族在整個世界崛起的共識,從而共同推動兩岸的和平統一。華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奕伶認為,中華傳統文化對於兩岸中國人的民族認同有著重要影響力,文化一致性是兩岸同胞之間的粘合劑,文化軟實力為兩岸民族認同奠定了堅實基礎。推動文化交流與合作,促進教育與文化傳承,有助於加強兩岸共同的民族認同感。政治因素的阻礙,語言文字障礙與觀念差異,是妨礙兩岸民族認同強化的主要挑戰。中華民族未來的前景充滿希望,海峽兩岸的中國人應努力加深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進一步強化彼此之間的民族認同。

  青島大學副教授陳倩儀認為,金融科技和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之間存在著許多交匯點,金融科技不僅是文化傳承的挑戰,也是一個重要的機遇。金融科技可以促進文化傳承,同時中華文化的價值觀也塑造了金融科技產品和服務的特性。建議進一步加強兩岸的金融科技合作,包括簽署更多的合作協議,以推動雙方在金融科技領域的互聯互通。鼓勵金融科技公司跨越台灣海峽,開展業務,探索更多市場機會,以促進雙方的數字金融生態系統。支持數字貨幣研究和開發,以探索央行數字貨幣的發展,提高跨境交易的效率。促進金融科技的可持續發展,以支持金融普惠和文化傳承。

  北京工商大學教授于強認為,嗶哩嗶哩、抖音、小紅書三大平台對於台灣網民影響的熱度有所不同,側重點也有差異,但是有一點是共同的,就如台灣《旺報》評論所說,三大平台為兩岸架起了一座又一座的橋,通過這些平台,兩岸的人們,特別是Z世代有了更充分更日常的溝通和交流,台灣的網民也通過這些平台,瞭解到了一個更加真實、客觀的祖國大陸。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博士生、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博士生黃國暉認為,自媒體傳播可以適應不同類型的內容和受眾的多樣性,由社交媒體主導的自媒體平台有創作內容靈活、虛實增強整合、數據驅動智能、全球化增強、變現方式多樣的發展趨勢,是兩岸中華文化中的文字書寫、價值觀念、宗教信仰、傳統文學、藝術、美食、醫學、習俗等共同特色傳統的有力宣傳工具。建議採取注重教育啟發和價值觀傳播,創造支持性的社交環境,引導自主性和自我決定動機,設定目標和建立競賽,提供獎勵和認可,制定平台自律規則等措施,發揮好自媒體在促進兩岸中華文化融合中的作用。兩岸同舟(傳媒智庫)執行長、華僑大學台籍博士後張立齊認為,台灣愛國統一力量在兩岸融合與民族復興中發揮重要作用。建議幫助台灣愛國團體培養政治、技術人才骨幹;建構島內紅色經濟鏈,實行有差別定向惠台經濟政策;在宣傳、媒體、文宣、系統平台技術方面給與更多組織或人士支持和培養;建構良好的交流培養機制,促使島內各個愛國統一力量能健康發展橫向聯動;在傳統與新媒體結合過程中,鼓勵更多民間力量和新興力量參與反“獨”促統議題。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研究生傅盈彧認為,泉台媽祖文化同根同源,一脈相承,展現了共同的航海信仰和保家衛國的情懷,成為閩南台胞鄉愁鄉情的一縷,同時也是兩岸文緣的突出象徵。

  廊坊師範學院講師曾磊認為,柯文哲在政治上迅速崛起,雖由台灣島內反政黨傾向的“公民運動”所催生,但是這種“公民運動”其更多針對的是國民黨,因此當柯文哲在政治上試圖獨立於民進黨,就遭到了民進黨的打擊,但是柯文哲並未就此屈服,而是形成了第三方勢力,從而深刻地改變了台灣的政治局面。但是柯文哲具有“卡里斯馬”型政治人物的特點,其所創設的政黨台灣民眾黨,存在相當程度的意識形態不明、左右色彩模糊、缺乏吸引民眾的具體論述等多種局限,因此柯文哲現象在台灣政壇上究竟能持續多久,尚有待觀察。北京大學博士生齊艷認為,美國奉行“戰略模糊”政策,其目的或預期效果是實現對海峽兩岸形成“雙重威懾”,其實質在於既維持“不統不獨、不戰不和”的所謂“台海分治”現狀,同時又避免美國捲入台灣海峽可能爆發的衝突,該政策主要致力於服務美國在台灣海峽以及在西太平洋地區的戰略利益。近年來,“戰略模糊”受到棄台、保台和維持現狀等“戰略清晰”的衝擊與挑戰。因應美國對台“戰略模糊”政策調整這一態勢,中國需要堅持戰略定力和戰略自信,同時保持一定的戰略靈活。

  三、兩岸藝術交流根深葉茂

  中國詩書畫研究會副會長李少青認為,李鐸先生以包容的心態對待書法藝術,大力提倡繼承和發展,在繼承的基礎上講發展,在發展的前提下講繼承,形成了以“臨、立、變、創”為代表的書法理論體系和藝術風格。堅持臨帖和正確的習書方法;注重創變,形成獨特書法風格;追求意韻;高度重視“勢”,是其藝術思想的幾個重要方面。成都宇晶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國家一級美術師陳宇安認為,用“藝術”來架空和偷換書法的概念;貶低甚至排斥筆法、結構等和漢字緊密相關的內容;貶稱臨習佳作為“印刷體”;將書法說成是“小眾藝術”“陽春白雪”,稱衹有少數造詣非凡者才能看懂和習成等,無不嚴重偏離了民族文化的主流軌道。

  福建龍岩學院文旅康養研究院副院長朗蔚·瑪拉斯拉散認為,“非遺身體性”是基於身體視角進行非遺研究。非遺的傳承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身體性的體驗和技能的傳承。非遺身體性的研究需要更多投入,現階段必須有更多質與量的研究成果。呼籲從哲學出發,借鑒社會學與人類學的經驗,帶領非遺研究穩健地走上具有前沿思考眼光與解決問題能力的研究之路。北京師範大學台籍博士生鄭庭繹認為,在兩岸共有的戲曲劇種中,昆曲於發展上別具苗頭。如果說大陸的昆曲是根,致力於經典劇碼的傳衍、對文學與戲劇經典的重新闡釋,台灣的昆曲便是花,不僅翻新經典昆曲劇碼的演出形式,更在劇碼的創作上充滿先鋒精神,敢於突破程式化的藩籬。以昆曲為兩岸匯合的橋樑,不僅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各自的優勢,更可以幫助中國優秀古典藝術的傳播。

  四川農業大學風景園林學院講師張益升認為,藍蔭鼎的藝術生涯代表了中國美術新時代的演進。他曾在中國大陸寫生,并受到國民黨遷台畫家的影響,這些經歷深刻地影響了他的創作風格。他的作品見證了海峽兩岸在藝術領域的共鳴與交流,將兩岸的情感和理念凝聚在畫布之上,成為一幅幅見證時代脈動的畫卷,為兩岸開啟了更廣闊的藝術視野和文化共鳴的可能性。書法家陶雪華認為,一個“靜”字貫穿於書法發展的歷史,滲透於書法作品產生的各環節,介入於書法家成長的全過程。靜心苦練是學書自然法門,靜觀凝慮是書法感悟條件,凝神入靜是書法創作心態,寧靜致遠是書家修煉途徑,有志於書法藝術或藝術人生的應當入“靜”中來。中南民族大學台籍副教授吳英傑認為,1945年台灣結束長達50年的日本殖民,一群台灣籍的藝術家舉辦“台灣省全省美術展覽會”,本意在鼓舞台籍畫家的創作熱情,也促進和渡海畫家間的交流,卻引發了台灣藝術界對“正統國畫”的討論,進而演變成“正統國畫之爭”。 回顧這段長達三十餘年“正統國畫之爭”的歷史,主要是民族認同和權力之爭。渡海畫家歷經千辛萬苦來到台灣後發現,對於繪畫的話語權不在他們手中,台籍畫家還在繪製他們所排斥的繪畫技法和風格、掌握著主流,令他們無法接受。

  中華詩詞學會理事、蘭州大學書法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中國書法十大年度人物”獲得者(兩次)黃君認為,當今世界,正處在歷史大碰撞、大變局之中,世界各國、各民族之間的交流、碰撞,進入最深刻的宗教、思想、哲學層面,因此在政治、軍事、科技、經濟、文化各領域的相互整合,與矛盾對立相互交織,由此構成百年未有的大變局。在這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海峽兩岸的華夏子孫無疑是同生死共命運的。有一千條理由相信,海峽兩岸在華夏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關頭,一定會團結一心、同舟共濟,以此共襄盛舉,造福天下蒼生。

  [梁浩執筆]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4年1月號,總第313期,P91-100)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