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燦爛的中國史前治水科技文明
http://www.crntt.hk   2021-01-25 15:52:05
  中評社北京1月25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水是生命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人類生產、生活必須依賴的自然資源,對人類社會的誕生和發展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在人類文明的形成、發展、繁榮乃至衰敗過程中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然而,水資源往往不是以人類社會所需要的方式存在於自然環境中,有時甚至以洪澇、乾旱等災害的形式呈現在人們面前。所以在人類文明誕生之初,人們對自然環境中水資源的認識、管理、控制等能力的不斷提升,推動著人類文明持續向前發展。

  中華文明的發源地長江與黃河中下游、西遼河流域等處於東部季風區,水資源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分布都極不均勻。植物考古研究發現距今6000年至距今4000年的史前時期,黃河、西遼河流域的先民以種植粟(小米)和黍(黃米)為主,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先民以種植水稻為主,那時小麥、玉米、土豆、紅薯等農作物尚未傳入我國。參照現今的情況分析,史前時期黃河以北、西遼河等流域,人們應該是在雨季來臨、土壤濕潤之後才開始種植粟和黍,至今考古工作尚未發現這些地區史前時期修建有專門的灌溉設施,降水的多少直接影響到農業收成。長江中下游地區有梅雨季節,降水集中,易發洪澇災害,氣溫也較低。梅雨季節之後氣溫升高,日照強,適合農作物生長,但往往因為伏旱、秋旱缺水導致農作物減產甚至顆粒無收,從而迫使史前先民建設大量的灌溉設施。所以史前時期中國長江中下游與北方黃河、西遼河等流域的先民對水資源的管理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別,北方地區需要存儲水資源以應對漫長旱季的人畜生存需求,長江中下游地區需要在梅雨季節積極預防洪澇災害,同時又必須存儲足夠的水資源來確保伏旱、秋旱出現時能夠對水稻等農作物實施灌溉。從而導致長江中下游的史前治水文明非常發達,甚至出現了規模宏大的史前水利工程。

  田野考古調查發現河南洛陽盆地、山西臨汾盆地、陝西七星河流域等史前聚落遺址,基本上都是分布於小型河流兩岸600米以內的區域中,顯示出聚落對水源的強烈依賴關係。由於史前聚落依靠的小型河流流域面積一般都很小,雨季之後河道內很難存留足夠的水源,不可能滿足整個旱季裡人們的用水需求,所以史前時期人們應該是在河道上修建攔河水壩,在雨季貯存足夠的水源,才能應對漫長旱季的人、畜用水需要。

  長江中游的江漢平原與澧陽平原是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發源地,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導致史前時期人們為了定居生存,必須首先對水利資源進行整治。田野考古工作發現江漢平原與澧陽平原中的很多史前聚落具有完整的壕溝甚至城垣類結構,進一步分析發現地勢低窪、水患頻發的河穀地帶中,聚落遺址往往環繞有完整的城垣類結構,城河、陶家湖等遺址的城垣結構甚至攔截了河道。而地勢較高地帶的聚落遺址則沒有城垣類結構,但是在一些地勢較高的地域中發現了攔截穀地儲水的人工設施。由此說明一些聚落的城垣類結構應該是用於防範雨季中的洪水威脅,地勢較高區域中儲水則是用於旱季的農田灌溉。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