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把握好減貧治理的“變”與“不變”
http://www.crntt.hk   2020-11-05 08:59:54
 
  推動減貧的動力將發生變化。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過程中,依靠扶貧資金的大量投入,採取對口幫扶等辦法,匯聚了強大減貧動力。但外在的幫扶力量不具有可持續性,亟需從改善社會收入結構、營造更加公平的發展環境入手,完善社會安全網建設,推動區域發展和鄉村振興,激發相對貧困人口和地區的內生動力,實現從“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我要發展”轉變。

  文章指出,在我們取得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後,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建立健全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不斷將減貧治理推向深入。

  一是建立健全“促發展”和“兜底線”協同發展的機制。要堅持“扶上馬再送一程”的原則,把提高相對貧困人口的收入擺在工作的突出位置,進一步加大對產業扶貧和勞動力轉移扶貧的支持力度,定期開展就業技能培訓,提升相對貧困人口的勞動參與率。需大力支持相對貧困地區職業教育發展,鼓勵高職擴招向這些地區傾斜,創造更多相對貧困群眾接受教育的機會,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充分利用精准扶貧階段建立的幫扶組織體系,建立更加市場化的利益聯結機制,推動產業扶貧、消費扶貧持續發展;進一步整合“低保線”和“貧困線”,把相對貧困群眾的社會保障兜底逐步納入政府的日常工作,加快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綜合運用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等多種手段,形成常態化保障、特殊群體保障、臨時救助保障三個層次的保障體系,築牢對相對貧困群體的社會保障兜底機制。

  二是建立健全統籌推進“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協同發展的機制。發揮相對貧困地區地級市經濟規模、人口規模和市場規模較大的優勢,增強區域性中心城市經濟和人口的承載能力,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改善相對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同時,進一步重塑城鄉關係,打破城鄉二元結構,促進要素有序自由流動,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基本社會保障等向農村延伸,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推動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搞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銜接。

  三是構建重點地區攻堅和常態化高效減貧協同發展的機制。結合特殊類型地區發展,瞄准“三區三州”等地區的短板,進一步加大政府對基礎設施、產業發展、人力資源培養等領域的投入力度;調整長期持續減貧工作機制,優化領導協調機構的設置,把減貧納入部門日常工作,逐步實現常態化治理;推動建立“政府引導、市場促進、社會參與”的持續減貧模式,強化政府的組織協調能力,更多利用市場手段促進相對貧困群眾增收和發展。

  四是建立健全規模總體相對穩定和人口動態調整協同發展的機制。合理確定相對貧困的標準,保持相對貧困人口總規模總體穩定。建立抽樣監測和全面監測相結合的機制,設定相對貧困線和建檔立卡線“一高一低”兩條監測線,建立低成本、高效率的動態監測體系,規範相對貧困人口動態調整。加強相對貧困人口數據庫與教育、醫療、社保等專業領域數據庫的對接,提高對監測信息的利用效率。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