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9日電/網評:水彩記憶 讀吳冠中作品裡淡淡的“意”趣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蔣力
最近看到吳冠中先生的一組水彩寫生,幾乎都是其成大名前的作品。都很寫實,在“實”中還融入了淡淡的“意”趣。那時的吳冠中,油畫與彩墨的創作都未達巔峰,水彩寫生雖然精彩,但未必有多少人去關注。其中有幾幅北京風景的寫生,畫的都是我十分熟悉的地方。
第一幅是鐘樓。在北京的古建築中,鐘樓是格外引人注目,又往往被人忽略的。它躲在壯闊的鼓樓後面,在鼓樓的映襯下,更顯得瘦巧嫻靜。鼓樓的色調是紅,鐘樓的色調是赭灰。鼓樓是高調的,鐘樓則很低調。畫面上,一群鴿子從樓前飛過,一縷炊煙在樓下裊裊升騰。鐘樓前還有一片民房,多為平房,屋頂都是灰白的,透出冬天的寒意和畫家心中的詩意。左下角標注的時間是1954年,比我的出生早四年。許多年裡,我住的地方離鐘鼓樓很近,目睹了鐘樓那一帶的變化,還有意識地收集了一些不同年代的鐘樓照片。我較近一次去時,畫面上的那片民房均已拆除,擴建為鐘鼓樓之間的小廣場,成了遊客的集散地。
第二幅是煙袋斜街。北京頗有幾處稱為斜街的胡同,僅在什刹海旁邊,就有煙袋斜街和白米斜街。雖稱為“街”,其實都是胡同。這個城市的方正,是有歷史的,連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東西的,斜街成為胡同名,自然表示出它們的特殊(多與水系有關)。煙袋斜街史上以賣煙袋和煙葉成名,後來售賣的品種不斷增多,還開了一家澡堂子。我曾在斜街的澡堂洗過澡,還在一戶私家裱畫店裱了一幅某公送我的山水畫,花費當然比琉璃廠便宜,而裱工卻並不遜色。什刹海風景區著力開發後,煙袋斜街的小店如雨後春笋般冒出,穿行、駐足的游人絡繹不絕,再不是吳先生1962年所畫的那般景象了。
第三幅是雪後的會賢堂。會賢堂是前海北沿(沿讀四聲,帶兒音)的一個大宅院,原為清代某高官私宅,後被一山東人經營成京城有一號的飯莊,院裡有戲樓,臨街的閣樓更成為飯莊的水景包間。吳先生早年在北京藝術師範學院任教,那時這個院子是藝師的宿舍,吳先生在此居住了很多年。如果我記得不錯,畫面上的正房就是吳家。在院內雪地上玩耍或掃雪的人中,或許就有他的家人或孩子。六十年代後期某天傍晚,我跟在吳先生的大公子可雨身後走進這個院子時,院內已無這般幽靜的情景,吳家似也緊縮到了正房西端的一側。暮色中,我看到吳先生蹲在屋裡畫架前作畫的身影。已是掌燈時分,屋裡卻還未亮燈,昏暗的光線下,他臒瘦的側影和心無旁騖的專注神態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