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發展壯大,牽引了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群體性崛起。根據購買力平價計算,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總量,2014年已經超過發達國家,到2017年占世界經濟比重已經達到58.2%。在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方面,中國經濟強勁增長,為世界經濟復甦作出不可替代的貢獻。如今,中國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
中國的發展,促使國際力量對比出現了歷史性變化。在這一大趨勢下,新興力量在國際舞台上的分量越來越重,西方國家主導的國際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國際秩序維護者: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
文章指出,新中國成立後,由於西方資本主義的敵視和封鎖,中國被迫孤立於全球治理體系。隨著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加入世貿組織,中國全面重返世界舞台,融入多邊體系和全球化進程。中國切實履行義務,學習、遵守、運用國際規則,抓住歷史機遇,實現飛躍性發展,成為全球化進程中的“優等生”,不斷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國力量”已經成為世界進步的巨大動力之源。
進入21世紀,各類全球性挑戰叠加蔓延,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甚囂塵上。曾經大力支持全球化的某些旗手,如今不斷鼓噪反全球化的雜音,與全球化大潮漸行漸遠。但是,西方國家在全球貿易、金融、氣候治理、安全等諸多領域的規則制定和管理上,仍掌握著極大的優勢和主導權,群體性崛起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西方主導的世界秩序中仍處於“邊緣”地帶。既有全球治理體系已無法有效應對挑戰,也難以反映國際政治經濟力量對比的變化。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社會呼籲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
在這重要的歷史當口,國際社會的目光一次次投向中國,矚目中國怎麼看、怎麼辦?直面挑戰,中國高舉全球化和多邊主義旗幟,維護聯合國權威,充分發揮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上合組織、金磚國家、世界經濟論壇等多邊平台的建設性作用,積極維護國際秩序,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提供東方智慧。
從亞信上海峰會到APEC北京會議,從博鰲亞洲論壇到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從“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到金磚領導人廈門會晤,從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到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中國在一系列多邊場合,展現負責任大國的擔當,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努力使全球治理體制向更加合理、均衡和公平的方向發展。在G20杭州峰會上,中國提出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為推動全球增長開出了“中國藥方”。從倡議“一帶一路”建設,到設立亞投行、金磚新開發銀行;從設立絲路基金,到推動人民幣正式“入籃”,中國以堅定的信心和雄厚的實力,不斷為完善全球治理提出方案、貢獻智慧、落實行動、留下印記。中國用正義的主張、有擔當的行動,將一個一個“不確定性”的問號逐漸拉直。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倡議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構建“五位一體”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這些理念順應了國際社會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時代潮流,體現了中國從“中國之中國”走向“世界之中國”的國際胸懷,為人類發展不斷作出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