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黑科技能讓美術館網紅多久
http://www.crntt.hk   2019-01-17 17:15:17
 
  英國考陶德藝術學院美術館的數字平台上存儲了近5萬名藝術家、200多萬張畫作的數字版本,為英國學界進行美術史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影像資源。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成立了線上智識紀錄片中心,每年計劃拍攝150部紀錄片,對國內範圍內重要的藝術項目、藝術展覽和藝術出版進行讀解,讓那些與好展覽“失之交臂”的觀眾也可以享受到看展的樂趣。

  3.機遇抑或挑戰:數字技術向實體展覽“下戰書”

  數字化浪潮席捲全球之時,一些人開始對美術館的功能和作用提出質疑:現在,所有的展品都可以通過數字化方式進行永久保存,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在網上看展,美術館作為實體展示空間,是否還有存在的意義?

  儘管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各種新興的藝術形式層出不窮、吸人眼球,然而實體美術展的意義依然不可小覷。為了看《蒙娜麗莎》,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美術愛好者前往盧浮宮;北宋畫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在故宮展出時,更可謂萬人空巷,排隊時間長達數小時。

  德國薩克森-安哈爾特州博物館協會主席伍爾夫·德里格表示,儘管這個時代帶給我們很多可能性,人們有了新的機會去給予信息和獲得信息,但是在美術館中展出的是實實在在的作品,這才是美術館真正的魅力所在,要加以保留並發揚光大。

  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館長李小山也作出回應,如果把美術館完全放到線上去,美術館的意義就要削減80%到90%。“網絡只是提供資訊,它很難深入到美術館的辦館理念、標準特色等問題,這對於美術館來說未必是福音。”

  “很多觀眾熱衷於‘打卡’,其實並不是認真地看作品,只是為了拍照而已。一些展覽通過這樣的方式吸引觀眾,精心設置拍照的點,實際上並沒有幫助觀眾深入地理解作品。”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胡斌進一步強調,美術館一方面要吸引更多的人來,但是另一方面也不能把觀眾數量作為衡量展覽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

  對於未來觀眾是否還會走進美術館觀看展覽,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坦言,美術館展出的藝術,可以帶給我們有學術價值、成體系的藝術體驗甚至是哲學思考,這些不是僅靠數字手段可以解決的,技術能夠帶來更多新鮮的東西,它是一種手段,但不是根本。

  “未來觀眾會更主動地走進美術館。美術館是建立文化價值的平台,每一座美術館都是文化積澱和藝術精神的載體,是精神的栖息地。”張子康對美術館的未來充滿希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