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員工的復工率、作為就業吸納大戶的住宿餐飲批發零售等生活服務業的復工率,非常規就業的服務業從業人員的復工率,全國仍未回到工作崗位的人數估計仍然可觀。商務部監測顯示,截至3月26日,餐飲、住宿企業復工率分別為80%、60%左右,明顯低於其他行業。而根據2018年第四次經濟普查,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居民服務業中個體就業占比均超60%,占比分別為76.0%、75.1%、61.6%,三大行業個體就業合計占非農個體就業的約2/3。當然,隨著復工率進一步提升,未復工人數會迅速大幅下降。
中國宏觀經濟在短期內仍將面臨較大的就業壓力,主要因為:GDP增速放緩帶來就業崗位減少,就業需求彈性下降(每一個百分點的GDP增長帶來的勞動就業增長),主要出口國外需疲軟導致就業拉動作用有限,中小企業運營壓力加大,以及今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創新高的874萬人。
統計細節值得注意
調查失業率,是指通過勞動力調查或相關抽樣調查推算得到的失業人口占全部勞動力(就業人口和失業人口之和)的百分比。其中“失業人員”,指16周歲及以上,沒有工作但近12周在積極尋找工作,如果有合適的工作能夠在2周內開始工作的人;“就業人員”,指調查時點前一周為了取得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而工作了至少1小時的人,也包括休假、臨時停工等在職但未工作的人口。
5月6日,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4月2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城鎮就業人口下降6%,還有18.3%處於休假未上班中”是“兩組特別有價值的數據”。“在分析疫情對就業影響的時候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失業人口,按照調查失業率同比上升約一個點計算,新增了400萬人左右;二是退出勞動力市場的人口,即城鎮就業人口下降6%;三是受到影響的就業人口,即18.3%處於休假未上班。”以2019年末中國城鎮就業人數總量為4.4億計算,城鎮就業人口下降6%即2640萬人退出勞動力市場,他們或者沒有工作意願,或者有工作意願但沒有工作搜尋行為,曾教授判斷其中大部分是受疫情影響的農民工。從“18.3%處於休假未上班”中,曾教授推算出7568萬單位就業的勞動者“可能仍然領工資,並未失業,但他們的工時、工資、社保等都可能受到影響”。也就是說,從勞動力市場的存量-流量模型來看,失業人數的變化,不僅與就業人數的變化有關,也與非勞動力的變化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