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4日電/讓全民共享發展成果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韓秉志
社會保障是社會的安全閥和穩定器。發揮好社會保障作用,對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具有決定性意義。超過13.5億人參加全國基本醫療保險,近10億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一組組數字,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
全民參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準構成要求。如果人們在社會保障上獲得感不強,全面小康就不能讓人信服。從上世紀50年代,我國迅速建立與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傳統社會保障制度,到改革開放後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逐漸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型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障的功能一直貫穿在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過程當中。社保覆蓋範圍從國有企業向多種所有制組織、從企業職工向靈活就業人員、從城鎮居民向農村居民擴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是“速度遊戲”,而是一個個實實在在的目標,這在民生保障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社會保障做得好不好,群眾自有評判標準。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保障領域動作頻頻,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社保難題,如新農保、城居保兩項制度合併、破除養老保險“雙軌制”、異地就醫住院費用即時結算等。社保的公平性、適應流動性、可持續性顯著提升,給大家吃下“定心丸”。目前,老年人都享有養老金,全民醫保目標基本實現,社會救助制度實現應兜盡兜、應救盡救。此外,養老服務、兒童福利、殘疾人福利事業也在全面發展。
可喜的是,在社保全覆蓋過程中,大家對社會保障的理解也在逐步達成共識,對社會保障的發展也越來越有信心。當前,我國社會保障體系正邁向人員全覆蓋的衝刺期。不可否認,社保制度改革是各項體制改革中極具挑戰性的改革,不會一蹴而就。由於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快,地區發展差異大,加之歷史因素等影響,在改革推進的過程中還將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種新問題,凝聚共識也必然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歷史過程。作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硬指標,社會保障還須在補短板上持續發力。未來,還要結合頂層設計,理順各方關係,盡快使社會保障體系走向成熟、定型,把實際舉措轉變成人民滿滿的獲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