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1日電/從“公司+雇員”到“平台+個人”,互聯網時代,正在為個人職業發展提供無限可能。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3個部門發文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旨在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亮出支持15種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硬招”,為穩就業注入新動能。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今年我國就業形勢更加複雜嚴峻。在餐飲、住宿、旅遊等服務業一度按下“暫停鍵”的同時,“宅經濟”“雲經濟”等新業態卻在疫情期間異軍突起,讓不少人為之一振。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過500萬;雲計算產業面臨150萬人才需求;數字化管理師從業人員已超過200萬……可以說,在當前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要求的形勢下,新職業、新業態已經成為吸納就業的重要蓄水池。
從“一二三”到“三二一”,就業結構發生的巨大“位移”,也能說明新經濟正在成為創造新就業崗位的“發動機”。從2019年以來,人社部聯合有關部門已先後發布三批共計38個新職業。其中,今年發布的兩批新職業,集中在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自2011年第三產業就業占比首超第一產業後,三產吸納就業從2011年的35.7%到2019年的47.4%,近十年間增加了10多個百分點。諸如帶貨視頻主播這樣的新工作,能夠成為社會關注的“新風口”,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多數年輕人的擇業觀。如今,願意自己掏腰包來“學手藝”的勞動者數量大增,反映出人們就業觀的積極變化。
在數字經濟大潮下,社會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不斷催生新業態,這樣的情形我們喜聞樂見,下一步要做的就是順勢而為,讓新業態在健康發展中孕育更多的就業“風向標”。
當然,相對於傳統職業,新職業、新業態發展仍有一個逐步成熟的過程,在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成長中的煩惱”。由於新職業、新業態打破了舊有行業和秩序下的利益關係和管理規範,因而對傳統就業群體、管理手段、勞動法律體系、就業服務管理、社會保障政策等形成了衝擊。此外,部分新職業發展的上升通道還不夠清晰,不少新職業還面臨著人才需求旺盛與缺乏統一培訓標準之間的矛盾。如何在創新與監管之間找到平衡點,為新業態發展提供制度保障,讓新業態從業者無後顧之憂地工作,這是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必須進一步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觀念一變天地寬。面對新的就業環境,勞動者的就業觀也需要與時俱進。由於從業者的專業能力、受教育程度參差不齊,人們對於新業態的接受程度還有差異。對有志於投身體驗新業態的人們來說,還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全面評估自身條件,知己知彼,在專業、技術、能力等方面不斷提高自己,這樣才能獲得最適合自己的就業機會。
期待今天發芽破土的“新業態”,明天能夠成為“主流業態”,從而帶動更多“新新業態”的湧現。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韓秉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