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有望溫和升值,這也將會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如前所述,迄今為止,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運動預期的貶值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民幣國際化的快慢。在2020年年初至今,受肺炎疫情擴散導致的全球金融動蕩影響,美元指數呈現出波動中上升的格局。最高一度達到103,目前在100上下盤整。在2020年隨後時間內,考慮到疫情演進的不確定性、全球市場持續動蕩的可能性、中美經貿摩擦以及美國總統大選的不確定性,2020年美元指數有望持續在高位盤整。不過,考慮到前述中美的增長差,以及目前中美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之間幾乎有200個基點的息差,一旦疫情蔓延基本得到控制、國際投資者風險偏好有所修復,那麼中國可能面臨短期資本流動由流出轉為流入的格局,這意味著外匯市場上將會出現美元供過於求的格局,這意味著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會面臨一定的升值壓力。換言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人民幣的相對強勁將與其他新興市場國家貨幣的疲軟形成鮮明對比,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溫和升值,將會提高人民幣資產對外國投資者的吸引力,進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
再次,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股票市場與債券市場對外國投資者的吸引力也將顯著上升。從股票市場來看,雖然最近受美聯儲救市政策影響,美國股市距離之前的最低點已經反彈了20%以上,但從歷史經驗來看,美國股市的熊市恐怕遠未結束。與美國股市相比,中國股市的估值要便宜得多,尤其是目前藍籌龍頭股的市盈率僅在10倍上下。筆者認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北上資金可能會出現較大規模的持續流入,並且會重新增持中國的藍籌龍頭股。從債券市場來看,由於當前中美10年期國債收益率息差接近200個基點,這意味著中國無風險或者低風險的利率債將對外國投資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在2020年,為了對抗肺炎疫情造成的負面衝擊,中國政府將會發行較大規模的特別國債與地方政府專項債,這意味著中國債券市場上優質資產的供給將會顯著增加,這自然也會增強對外國長期機構投資者的吸引力。2017年至2019年,中國國際收支表中證券投資項下債券細項的外國資金淨流入規模分別為881、995與1025億美元。相比之下,2009年至2016年這8年時間內,上述指標累計規模才1190億美元。這意味著在過去三年內,外國投資者已經在顯著增持中國債券資產。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外國投資者持有的中國債券規模將會持續高速增長。
三、下一階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政策建議
文章提出,為了更好地把握後疫情時代人民幣國際化面臨的新機遇,在此提出如下一些政策建議:
第一,以上海人民幣計價原油期貨市場為抓手,繼續努力拓展人民幣作為全球計價貨幣的職能。自2018年3月上海人民幣計價原油期貨市場推出以來,該市場在過去兩年內取得重大進展。截至2020年3月,原油期貨日盤成交量突破20萬手,持倉總量突破10萬手,兩年累計成交金額近30萬億元,總開戶數突破10萬,境外客戶分布五大洲19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上海原油期貨已成為規模僅次於WTI和Brent原油期貨的第三大原油期貨。這意味著中國政府在拓展人民幣作為國際計價貨幣的角色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未來,中國政府可以將人民幣計價功能從原油向天然氣、鐵礦石、大豆、玉米等其他中國大量進口的大宗商品擴展,逐漸增強中國作為主要進口商的大宗商品定價能力,同時強化人民幣的計價貨幣功能。
第二,繼續向外國機構投資者開放國內金融市場,努力增強國內金融市場的深度、廣度與產品供給能力,以增強人民幣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功能。最近幾年來,在國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方面,中國政府已經取得一系列進展。未來,中國政府尤其應該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機構投資者加快開放國內金融市場。這樣,既有助於促進國內金融市場發展,又能夠方便通過貨物與服務貿易、直接投資、跨境信貸等方式輸出的人民幣通過金融市場投資回流國內,同時也能吸引外國投資者更大規模、更長期限地持有人民幣計價金融資產,可謂一舉多得。
第三,中國政府應該大力鼓勵人民幣在周邊鄰國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使用,以培養境外居民與企業對人民幣的真實需求。[4] 筆者認為,努力發展離岸人民幣金融中心固然重要,但金融市場上投資者是否持有人民幣資產,關鍵看收益率高低。相比之下,通過鼓勵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借貸、投資、清算結算等領域的廣泛使用,有助於培養粘性更高的境外人民幣用戶。因此,通過在周邊鄰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跨境交往中使用人民幣進行計價與結算,並通過輸出人民幣計價金融產品鼓勵人民幣境外使用者增持人民幣計價金融資產,這才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更加真實、更可持續的途徑。換言之,要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也必須採取虛(發展離岸人民幣金融中心)實(培育境外人民幣真實需求)結合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