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深度專訪:閻學通解讀安全威脅
http://www.crntt.hk   2018-07-06 00:19:47
閻學通出席第七屆世界和平論壇年會新聞發布會(中評社 徐夢溪攝)
 
  中評社:近年“印太”的地緣概念被提出來,未來走向如何?

  閻學通:特朗普並不特別看重多邊同盟對維護美國戰略利益的作用,他對維護北約團結的意願都不強,對新建一個美日印澳四邊同盟也不會有積極性。而如果不建立美日印澳四邊同盟,“印太”就僅是一個地緣政治概念而非軍事戰略概念。在特朗普決定建立美日印澳四邊同盟之前,這個概念沒有太多的實質性意義。並且,由於安倍和莫迪都開始弱化與中國對抗的政策程度,在特朗普第一任內,印太發展成為多邊同盟的可能性較小。因此我認為,中國不必對此採取任何行動,可靜觀其變。

  中評社:美國不斷打“台灣牌”,您怎麼看未來的台海形勢?

  閻學通:自1988年李登輝在台灣執政後,30年來,無論國民黨還是民進黨執政,台灣當局在“和平獨立”的道路上向前推進的趨勢沒有發生過任何變化。今後,只要台海不發生戰爭,這一趨勢就不會逆轉。由於特朗普對台獨支持的力度大於中美建交以來的歷屆美國政府,因此,“台灣獨立”的速度在特朗普執政時期有加快的可能。由於美國和台灣不會主動在台海發動戰爭,因此,台海局勢對我國發展的影響主要取決於我國的對台政策。如果繼續以往30年的對台政策,台灣問題對我國的影響就和過去30年一樣。 

  中評社:在建立安全共同體的過程中,中國應該如何承擔責任和發揮領導力?

  閻學通:首先,中國應先確定自己和哪些國家有共同的安全需求。在確定共同安全需求後,再討論如何建立安全共同體。從地域範圍來講,顯然中國和周邊國家有共同安全需求的可能性,會大於中國和其他地區。也就是說,中國應該把安全共同體的建設的重點放在周邊地區,而不是放在非洲、拉美、中東、歐洲地區。周邊地區,又要分成哪些地區有共同安全利益,哪些地區沒有。沒有共同安全利益先考慮建設預防性安全機制,然後再考慮建立安全共同體。

  中國在建設安全共同體中,要考慮一起的國家的軍事實力和我們軍事實力的對比。如果我們的軍事實力比這些參加建設安全共同體的國家軍事實力強,中國就應該承擔多的責任,就是起領導作用。但如果實力和我們一樣強,我們就不應搶著承擔領導責任。所以中國在什麼情況下應該承擔領導責任,什麼情況下不應該承擔領導責任,要取決於成員國軍事實力的對比。

  最後一點,也是更重要的,中國如果想承擔安全共同體建設的領導者作用,必須為參與國提供安全保障。如果中國拒絕給參與安全共同體建設的國家提供任何安全保障,那麼也就不可能成為領導國。安全合作就是,軍事弱的國家向軍事強的國家尋求安全保障。當我們拒絕給別人提供保障時,就沒有領導責任可言。

  鑒於不結盟政策,中國的基本原則是不給任何國家提供安全保障,所以當我們不給別的國家提供安全保證時,就很難和比我們軍事力量弱的國家建設安全共同體。那麼我們可以參與建設預防性安全機制。因為無論軍事實力強弱,我們可以和有衝突的國家平等相待,就可能建設安全機制。這是為何我們在預防性安全機制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效比較大的原因,但是這樣的政策讓我們在建設安全共同體方面遇到很大的困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