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觀察:從中醫抗疫談到香港問題
http://www.crntt.hk   2020-05-26 00:27:57
中央啟動香港國安立法工作,香港黑暴分子再在銅鑼灣及灣仔違法聚集,打砸燒堵路攬炒,更“私刑”市民。(大公報圖片)
 
  錢穆一生提倡中國傳統文化,重視“禮樂人生”,若泉下有知,見今日新亞學子之言行該作何想?只記得1986年錢穆在台北素書樓上最後一課時,他的最後贈言是“你是中國人,不要忘記了中國。”

  更何況反共並非一直都是中大和香港青年運動的顔色。1973年,受到內地政治運動的影響,中大崇基書院畢業生修建露天舞台作為獻給學校的禮物,並立起一塊“勞動光榮”石碑。如今舞台和石碑仍矗立在崇基書院眾志堂背後的草坪上,而今日一些崇基學子又對國家和執政黨抱有怎樣的態度,恐怕就不必說了。

  今日蔓延在香港年輕群體中的“極端本土”和“港獨”思潮,與老一輩香港人的恐共、反共並不能割裂其聯繫。今日年輕人“反中”在某種程度上正是上一輩人“反共”所產生的流弊。

  但今日的中國共產黨已不是當年的共產黨,今日的中國已不是當年的中國,今日的世界也不再是那個的世界。一切都變了,但一些香港人對於執政黨的恐懼與厭惡卻代代相傳,甚至在回歸20多年之後結出了黑暴的惡果。

  1997年中英兩國對香港主權的交接是香港在政治上的回歸,但並不等於人心的回歸。人心回歸必然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

  香港公民黨創始人之一、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學系創系教授關信基說:“1997年對香港最深遠的影響不是政治,是精神心態。”

  “九七問題的核心是什麼?是問號:一國兩制到底是權宜之計,還是千秋萬世?在這個‘計’中間,香港又到底是什麼角色?廣義的九七問題一直存在。九七之前不確定,九七之後‘五十年不變’,又延續了這種不確定性。人在不確定下生活、思想、行為都會變化,會得過且過、賺快錢、冒險、移民。”

  關信基的觀察可謂一針見血。其實他所說的不確定,說到底根源於回歸後港人對於執政黨的不信任,以及由此而生的對於內地的疏離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