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如何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
http://www.crntt.hk   2019-06-17 07:18:40
  中評社北京6月17日電/中國科協和農業農村部日前宣布,啟動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計劃3年培養400萬“新農民”。所謂新農民,其最大特點就是職業化;培養新農民,就是要通過富裕農民、提高農民,加速農民職業化,引導人力資本歸農,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

  在傳統城鄉二元體制下,農民是一種身份概念,是戶口在農村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在現代社會分工中,農民是一種職業概念,指專門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人群。身份和職業的區別在於,身份只能被動接受,但職業可以自主選擇。傳統農民扎根於土地,計劃經濟時代往往難以流動,改革開放後伴隨外出務工大潮,傳統農民日益兼業化。與傳統農民的代際傳承不同,職業農民具有開放性。如今,作為整體的農民,其務工收入已超過務農收入。職業農民收入則主要來自農業。

  隨著我國農業由傳統向現代加快轉型,適度規模經營迅速發展,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正在重塑,農業農村發展將更加依靠勞動者素質提升,對從業者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的當下,職業農民具有現代化、產業化的生產方式和城市化、時代化的生活方式。其生命力就在於,運用新理念新技術新裝備,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農業農村現代化既包括“物”的現代化,也包括“人”的現代化。以往多強調物質投入,對人力資本投入有所忽略。不少地方工作中只注重農產品的指標增長,忽略了提高務農隊伍素質,農村教育、科技、文化等公共投入少,導致農村人口素質偏低。當前,我國農村居民科學素質比例為4.93%,大大低於全國8.47%的平均水平。迫切需要加快培養職業農民隊伍,把勞動者素質優化到與現代農業相匹配的水平。

  經過連續多年的培育,我國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已經超過1500萬人,但對比農業農村發展需要,依然存在較大差距。一是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已基本形成,但促進職業農民全面發展的制度體系尚未建立;二是城鄉發展差距導致人才虹吸效應,職業農民數量不足仍比較嚴重;三是農業的比較效益較低、風險較大,對職業農民的支持政策不足。

  目前,我國約有6億農民,即便將來城鎮化率達到70%以上,也還會有4億多農民。因此,無論新老農民,都存在職業化的問題。通過富裕農民、提高農民,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一方面,讓有條件有意願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為穩定的非農產業工人;另一方面,要讓真心務農、安心在農村的各類群體職業化,成為高素質農業從業者。

  富裕農民,才能增強農民的職業黏性。按照農業發達國家的標準,通常耕地的80%靠職業農民來耕種,農業產值的50%由職業農民貢獻。因此,比較效益是職業農民長期穩定從事農業的基礎,是解決農業農村後繼乏人問題的突破口。要通過適度規模經營和強化支持保護,讓務農有前景、有奔頭,讓規模農業效益超過外出打工的效益。

  提高農民素質,才能增強農民的職業認同。教育培訓與社會保障是提升職業農民素質、穩定職業農民隊伍的重要途徑。同時,可以逐步完善職業農民註冊、職稱認定、信息登記等制度,以便對其精准支持,解除新型農業從業者對於醫療、教育、養老方面的後顧之憂。建立兼顧新型主體和小農戶發展的政策,創造良好的務農環境,實現強農惠農政策的公平與效率。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喬金亮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