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閻德學:日台關係提升加大地區動蕩風險
http://www.crntt.hk   2021-08-07 00:13:18
閻德學,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華東師大俄羅斯研究中心、上海高校智庫周邊合作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
  中評社╱題:“閻德學:日台關係提升加大地區動蕩風險” 作者:徐夢溪(香港),中評社北京記者站副站長、主任記者

  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閻德學近日接受中評社專訪,深入分析了美日首腦峰會聯合聲明中提及台灣,日本追隨美國打“台灣牌”背後的原因,日本未來會如何在中、美、台三方游走,日台關係提升對台海局勢的影響,以及中方如何應對等問題。

  閻德學表示,從美日聯合聲明來看,台灣問題當前仍被美日作為防範遏阻中國的棋子。可以預見,美日同盟未來主要從三方面干預台灣:一是在“印太戰略”框架下,加強對台聯繫,創造高層互動機會,提升台灣國際活動空間,變相縱容台獨勢力,擾亂兩岸關係正常發展;二是在南海、香港、新疆等敏感問題上加大對中國的指責,鼓吹台灣為“民主高地”,強調與台灣意識形態的一致性。三是菅義偉政府配合拜登政府的對台政策,對華采取“競合混動”的方式保障台灣地區的所謂“自由繁榮”。

  對於日本將如何處理與台灣的關係,閻德學表示,首先,日本會繼續“腳踩兩隻船”,增加在兩岸關係中的話語權;其次,菅義偉政府同安倍政府一樣,認同價值觀外交,對蔡當局有所期待;最後,菅義偉政府對台政策會尋求正式與非正式間的動態平衡。

  針對菅義偉強調日本不會軍事介入台灣,閻德學認為,由此可見,菅義偉政府雖跟隨美國打“台灣牌”,但不會直接觸碰“一中”紅綫,不會任由日中關係滑向深淵,不會公開表示軍事介入台海衝突,為發展日中關係保留空間。對日本來說,與中國的經濟關係、安全合作同樣非常重要,二者無法完全割捨。另一方面,隨著美國實力的衰落以及中美博弈進入新的階段,日美同盟受美國因素強烈影響,日本不得不警惕美國出現第二個“特朗普”,竭力避免日美同盟再次出現“漂流”。

  談到日本未來會如何在中、美、台三方中游走,閻德學指出,拜登政府上台後積極團結盟友,日本同樣積極響應,在日美首腦會晤後表現出明顯的“向美傾斜”之勢,此次聯合聲明重提台灣問題就是一個例證。同時,日中關係在菅義偉政府外交次序中肯定低於日美同盟,但會高於日台關係。但也不應該忽視日本的自主性,可以預見,日本并不會在地區內引入大規模的反導系統,也不會在台灣問題上采取實質行動。日本在中美之間一定是以滿足自身國家利益需要為核心。

  但閻德學提到,日本挺台會使台獨分子囂焰更盛,加大地區動蕩的風險,同時,日台關係提升也會導致台海地區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對於日本介入台海和日台關係的提升,閻德學建議,第一,中方要堅持一中原則底綫,把握中日關係發展大局。第二,遏阻日本縱容勾結“台獨”勢力挑戰大陸“一中”底綫。第三,維護中美日關係大局,遏阻日台關係升級。

  以下為問答全文:

  中評社:4月舉行的美日首腦峰會在會後發表了聯合聲明,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是時隔52年美日聯合聲明首次提及台灣。請問美日為何會在首腦會晤後的聯合聲明中這樣提及台灣問題?

  閻德學:由於歷史原因,台灣問題一直是亞太地區的一個不穩定因素。從美日聯合聲明來看,台灣問題當前仍被美日作為防範、遏阻中國的棋子。

  近年來,蔡英文當局主動向美日靠攏,反覆試探“一中”紅綫,導致兩岸關係持續緊張。出於種種判斷,美日擔憂中國大陸乘勢對台灣采取軍事行動,以武力收回台灣,必將造成地區動蕩,影響印太地區的自由開放和穩定繁榮。這次美日聯合聲明將地區安全合作放在同盟的首要目標,把日美同盟定義為新時代的同盟,表示要在安全上建立“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特朗普政府時期曾推行“印太戰略”遏阻中國,拜登政府又高調繼承“印太戰略”,主動安撫并聯合傳統盟友組建抗中聯合戰綫,日本因其獨特的地緣戰略位置、較強的綜合實力以及“甘願仰人鼻息,充當美國的戰略附庸”,故被美國所看重。

  在中美關係高度緊張的情勢下,拜登與菅義偉會談後,在聯合聲明中針對中國,再提台灣問題,表明拜登政府欲通過尋找盟友所關注的議題,主動拉住盟友共同對付中國的戰略意圖。菅義偉政府主動迎合,表現出較為強硬的態度,一方面,為了消除特朗普時期一度被“嫌棄”和“靠邊站”的心理陰影,繼承了一貫向盟主示好的“傳統”;另一方面,也暴露出菅義偉政府并不擅長外交的短板。實際上,菅義偉政府選邊站隊美國,大大縮小了日本對華外交迴旋空間以及其所標榜的中美間的“橋梁”作用,再次給中日關係製造降溫風險。

  中評社:根據消息透露,除了美日首腦會晤,此前美日“2+2”對話也提及台灣問題。那麼美日接下來會如何聯手干預台海?日本現在為什麼要跟著美國打“台灣牌”?

  閻德學:1969年尼克松和佐藤榮作會談後的聯合聲明首次提及台灣問題,當時日本的表述為:“首相表示,維護台灣地區的和平與安全對日本的和平與安全同樣重要。”這次拜登和菅義偉在聯合聲明中重提“台灣問題”,強調“台海的和平與安定的重要性,敦促和平解決兩岸問題”,明顯是為了尋找中國國家安全的痛點下手,增加防範中國的籌碼。可以預見,美日同盟未來主要從三方面干預台灣:一是在“印太戰略”框架下,加強對台聯繫,創造高層互動機會,提升台灣國際活動空間,變相縱容台獨勢力,擾亂兩岸關係正常發展;二是在南海、香港、新疆等敏感問題上加大對中國的指責,鼓吹台灣為“民主高地”,強調與台灣意識形態的一致性;三是菅義偉政府配合拜登政府的對台政策,對華采取“競合混動”的方式保障台灣地區的所謂“自由繁榮”。

  日本跟隨美國打“台灣牌”有其自身考量,一是基於美日同盟關係考慮,小泉政府時期就提出:“袛有日美關係好了,中日關係才能好。”安倍政府的“積極和平主義”戰略同樣也是基於美日同盟基礎上提出的。在菅義偉政府看來,跟隨美國打“台灣牌”可以製造同盟的共同對手來穩固同盟關係。二是基於提高日本國際影響力的考慮,菅義偉政府抓住拜登政府重新拉攏盟友組建抗華陣綫的時機,體現日本的存在感,提高國際影響力,加大日後同中國談判的籌碼。三是基於國內政治的考慮,在菅義偉赴美前,不少媒體稱其為“外交音痴”,所以通過發表日美聯合聲明、加強日美同盟關係、打造菅義偉外交成果,可以消除其“外交門外漢”形象,有利於鞏固其在自民黨內的地位,贏得更多選民的支持。

  中評社:近期,包括在《外交藍皮書》和與美國“2+2”對話、美日聯合聲明中提及台灣、日本防長岸信夫登上那國島遙望台灣、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出入處升起日本國旗等,日方在台灣問題上小動作不斷。請問接下來日方會如何處理與台灣的關係,可能會有哪些表現或特點?

  閻德學:首先,日本會繼續“腳踩兩隻船”,增加在兩岸關係中的話語權。可以預見,日本會繼續利用中日兩國對“一個中國”的理解差異,小步積纍提升對台關係。日本對台政策仍將呈現較為典型的雙重博弈特徵,在整體上維持中日“七二體制”,管控對台關係,在局部層面會有意提升對台實質關係。譬如,將對台窗口“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更名為“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灣也將對日窗口“亞東關係協會”更名為“台灣日本關係協會”。雙方都試圖通過交流機構向“準國家機構”的漸進式升級,提升雙方關係。日本也以此提高其在兩岸關係中的話語權。

  其次,菅義偉政府同安倍政府一樣,認同價值觀外交,對蔡當局有所期待。2020年5月,日本厚生勞動相加藤勝信在世衛組織(WHO)大會上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會,稱“對於像台灣這樣在公共衛生方面取得成果的地區,應該參考”;2020年7月李登輝去世時,安倍贊其“構建了自由、民主、人權的普世價值”,并特意加入刺激中方的語句,強調價值觀外交。價值觀外交構成日對台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

  最後,菅義偉政府對台政策尋求正式與非正式間的動態平衡。菅義偉曾是日本任職最長的內閣官房長官,作為低調的務實派和安倍外交路綫的繼承者,他非常清楚日中關係在日對外戰略排序中遠高於日台關係。對日本而言,中國大陸的經濟資源和龐大市場遠在台灣之上:中日雙邊貿易額維持在3000億美元規模,中國連續12年是日本第一大貿易夥伴國,而日台貿易總額袛有中日的十分之一左右;中日雙向人員往來2018年超過1100萬人次,中國游客帶動了日本地方經濟增長,夯實了日本“觀光立國”戰略,菅義偉政府不可能因台灣問題放棄大陸市場,與中國經濟“脫鈎”。尋求日中、日台關係動態平衡是日本處理三者關係的關鍵。

  總而言之,菅義偉政府無論是出於戰略上的考量還是經濟利益的訴求,都不願看到大陸壟斷對台影響力,也不願因台灣問題與大陸“脫鈎”,因此表現出繼續“腳踩兩隻船”、重視“價值觀外交”以及尋求“動態平衡”的特點。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