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30日電/距離美國總統特朗普收拾包袱離開白宮還有二十天。
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發表富權的文章說,特朗普仍不認輸,在連續發起數十宗選舉官司均告敗訴之下,仍將最後的“翻盤”希望寄托在一月六日的國會最終確認選舉結果時,有共和黨的議員不“認數”之上。但這希望極為渺茫,雖然有“川粉”醞釀在當天集結上街示威遊行並蓄意釀成動亂,“迫使”特朗普“最終的瘋狂”宣布“戒嚴”並出動軍隊“鎮暴”,從而劫持國會通過否決拜登當選的結果,並宣布重新進行投票選舉;但畢竟這是推翻美國民主體制的違憲行為,並不有利於特朗普四年後的“捲土重來”,作為講求自身及其家族利益的商人,特朗普尚不至於愚蠢至此,而且他也沒有能力推翻美國的憲政體制,何況美國軍隊也不會介入政黨之爭,因而狂熱“川粉”的意圖未必符合特朗普的最終利益。因而特朗普是採用兩手策略,在寄望於美國國會“翻盤”的一手的同時,採取另一手的“挾持”策略,製造各種難題留給拜登,強要拜登繼續並全盤執行他的政策,在未來四年實施“沒有特朗普的特朗普路線”。
在特朗普過去四年的政策中,除了在美國國內推行的各種內政政策,及在國際社會推動的“脫群單邊政策”的總體政策之外,最重要的單項政策,就是包括貿易及“圍遏中國”,還有“疫情甩鍋”等在內的對華政策;而在對華政策中,台海政策又是其中最重要的部份。這正印證了北京所強調的,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極為重要的關鍵一環的論述。
特朗普的“最後瘋狂”,已是“強弩之末”,難有更“瘋狂”的表現。畢竟,他也擔心過分“瘋狂”,對其四年後捲土重來,爭取共和黨再次提名他出戰總統大選,未必有利。因為他也已覷準,屆時拜登已經八十二歲,而賀錦麗的戰力不強,民主黨提不出其他人選,他仍有機會再戰。儘管他自己也已七十八歲,但他自恃身體硬朗,精力充沛,而且有七百萬選民支持的歷史記錄,仍能爭取到共和黨提名。因此,也的“最後瘋狂”,在一定程度上也顯得有所節制,未有像某些人預測那樣的“去到盡”。而近日他在聲言要拒絕簽署國會通過的二點三萬億美元新冠紓困法案和政府撥款法案,但最終還是於二十八日正式簽署的表現,就是一例。
特朗普對此法案採“否定之否定”態度,從表面上看,有兩大因素。其一是當初他的拒絕簽署,是不滿該法案“不夠力度”,“便宜了北京”;其二最終還是簽署,是因為不簽不行,如果拒簽國會參眾兩院仍以三分之二絕對多數通過,是自動生效,屆時他將“完全跛腳”。因此,為了“四年後”著想,尤其是爭取共和黨參眾議員政客對自己的支持,還是簽了。何況,該法案雖然“力度不足”,但畢竟在對華部分,仍然是消極的,符合他的總體意志。不過,也正因為如此,可能是在他的總統任內,最後一項消極對華法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