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9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夏日的清晨,嘉陵江畔朝霞遍灑。
重慶市北碚區朝陽街道天津路社區,63歲的居民黃遠均同往常一樣出門晨練。老黃家離江邊不過10分鐘路程,但以前他卻不愛出門。“樓房外墻怕掉瓦,路上泥水老濕鞋,江邊全是爛棚棚,看哪兒都堵心。”他說,兩年前社區啟動綜合整治,不僅環境美了,風貌也出來了,“街心花園,廣場雕塑,還建起了社區博物館,老舊小區變成了景點!”
重慶把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作為城市有機更新的重要載體,加大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促進人居環境改善和城市品質提升。經調查摸底,目前重慶全市2000年以前建成的服務不配套、公共設施落後、居民改造意願強烈的老舊小區共7394個、面積1.02億平方米,涉及居民115.9萬戶。“今年已啟動2275萬平方米改造任務,到2022年有計劃持續滾動推進全市1.02億平方米改造任務全面實施。”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主任喬明佳說。
居民點單
改造順應民意
整潔的樓間院壩,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67歲的居民彭英晾好被子,跟記者擺起了龍門陣。“小區改造的時候,我們常在這裡開會,我可沒少提意見呢。”
這裡是重慶市江北區觀音橋街道鯉魚池三村,房子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修建的,屬於典型的老舊小區。彭英告訴記者,在改造前,小區路面泥濘,雜草叢生,“而且沒有物管,又臟又亂,居民意見很大。”
2018年,小區開始“變臉換膚”。樓頂防水工程、小區環境整治、配套設施安裝……一樁樁都進行得很順利。“那是因為我們居民能‘點單’。”彭英笑著解釋。
就說這個院壩。之前街道和社區曾想把這裡變成一個小花園,還特地做了精細的綠化方案。沒成想,卻遭到了居民的反對:“修花園,是挺漂亮。但這裡比較陰暗潮濕,夏天蚊子特別多,修了花園也沒法待。”居民的意見得到了尊重,這塊空地就變成了小廣場,成為居民納涼休閑的好去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