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基於供應鏈的功能分工成為區域經濟發展格局重構的重要動力。在新一代技術的推動下,我國不同行業空間布局最明顯的變化趨勢就是不同功能在空間上的分離,即基於供應鏈不同環節的功能,依托新技術沿著不同的空間區位向最具優勢的地區集聚。地區之間傳統的產業分工被功能分工所代替,形成了更多類型的功能區域。由於中高端服務業空間上的集聚成為推動和決定地區功能分工的主導力量,受此影響,規模越大的城市其功能就越多元化,而規模越小的城市其功能就越傾向於專業化。
第二,產業空間布局非連續、非連片的特征趨於顯著。分析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性中心城市與周邊城市的相關性可以發現,製造業的集聚與科研技術、金融保險、信息傳輸等中高端服務業的相關性日益下降,科研技術服務業與住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的相關性也在下降,中心城市與地理臨近地區的相關性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不同行業區位相關性的變化反映出在新的技術條件下,產業空間布局的非連續、非連片的特征更加突出,意味著區域經濟發展格局將由傳統意義上的產業集群向非連續、多中心、分散式的網絡化布局演變。
第三,區域一體化程度進一步提高。無論是產業間還是同一產業的內部,都已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功能分離趨勢,即按照製造、消費、分銷、研發等不同功能在不同空間集聚,以此獲取最優的成本收益。與此同時,新的技術還將進一步推動不同功能在不同空間上的叠加、整合、重組,以實現更大規模的分工與集聚效應。在此趨勢的推動下,傳統上依據規模層級而形成的城市體系將隨著地區的功能重組而逐漸演變成以“功能層級”為主體的體系結構,隨著功能網絡的拓展而不斷延伸,區域一體化的程度亦隨之提高。
構建與技術進步相匹配的政策體系
新一代技術進步對區域經濟的影響是多層次、系統性的,既有利於改進資源要素的空間配置效率,也蘊藏著不同的風險。這就需要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新技術對區域經濟產生影響的內在機制和政策需求,構建與技術進步相匹配的區域政策體系,更加有效地發揮技術進步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
一是實施地區導向型的區域政策,為不同地區創造與新一代技術相匹配的發展條件。針對不同地區,制定實施更強調地區差異性、特殊性的地區導向型政策,引導不同類型的資源要素能夠配置到最具比較優勢和規模經濟的地區,為不同類型、不同發展水平的地區創造更平等的發展機會和更適宜的發展條件。同時也要關注到,先發地區的虹吸效應可能隨著新的技術進步而進一步增強,需在國家層面通過具有差異性、導向性的政策供給,改變不同地區集聚要素的條件,使各類地區都能利用技術進步推動本地區發展。比如,針對不同地區的發展需求實施不同的人才政策、發展與新技術相匹配的勞動力技能培訓、做好公共服務設施資源傾斜性布局等。
二是加快完善相關的財稅政策和利益平衡機制,積極有效應對地區功能分工深化的態勢。應該看到,功能分工深化的過程也是利益再調整的過程,可能為區域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加快建立與地區功能分工相適應的財稅政策和利益平衡機制。比如,加快完善以住房或常住人口為基礎的地方稅體系;適度提高中央對不同地區財政能力的統籌平衡能力;在區域層面建立以區域性“資金池”和地區間橫向財政轉移支付為主體的利益平衡機制;等等。
三是適應新技術條件下要素流動的趨勢,推動區域政策工具的系統性。從產業布局上已經出現的變化,我們可以初步判斷,在新的技術條件下,中低技能水平的勞動力受技術進步替代效應和中高端產業集聚區生活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響,跨區域流動將減緩;在低成本、市場短期利益的驅動下,資本的網絡化布局會加速;技術、知識要素的擴散更依賴於虛擬空間內的功能聯繫。應該看到,不同要素的流動趨勢是相互關聯而非獨立的,對此需要以區域整體和系統性的思路來構建與之相適應的政策工具組合。比如,將不同政策工具的空間單元逐步由行政區向功能區轉化;建立更加一體化的空間規劃體系,加大對不同地區發展路徑和功能定位的統籌協調力度;在不同地區之間建立更加有效的輻射與承接通道,引導資源要素多向流動;等等。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 孫志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