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網絡) |
中評社北京8月3日電/近日全國多地持續高溫,“高溫津貼”也成為熱議話題。有網友反映,部分企業存在拿西瓜、綠豆湯替代高溫津貼的情況,一些地方甚至有拖欠高溫津貼的問題。
記者調查發現,雖然今年以來全國多地發出高溫勞動者保護令,讓越來越多勞動者享受到了高溫津貼政策,但高溫津貼發放不到位的情況依然存在。專家建議,政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企業的約束力度,保障相關規定的落實,切實維護每個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喝一碗幾十塊。”——高溫津貼被“熬成”綠豆湯
近期,中央氣象台連續發布高溫黃色預警,多地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伴隨天氣一同升溫的還有“高溫津貼”的話題,不少網友反映企業發放高溫津貼不到位,存在拿西瓜、綠豆湯替代高溫津貼的現象,有網友吐槽:“一碗綠豆湯幾十塊,實在是喝不起。”
事實上早在2012年,國家安監局、衛生部、人社部和中華全國總工會四部門就聯合印發了《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規定》,明確要求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
然而直至今日,仍然有部分高溫下的勞動者未獲得應有的權益。在網絡上有網友吐槽:“在外打工這麼多年,還不知道‘高溫津貼’是何物。”更有網友表示:“單位不發(高溫津貼),我也不敢去要,怕因為一點小錢得罪了領導。”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今夏開展的用人單位違法違規情況專項檢查的數據,到7月下旬,西安市檢查各類用人單位1142戶,涉及高溫作業勞動者3.05萬人,其中2.7萬人領取了高溫津貼,仍有11.5%的勞動者未按時領到高溫津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