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日電/網評:“感受中國‘和’文化之美”
作者:沈小曉 來源:人民網
剪紙、品茗、寫“福”字、踢毽子……蛇年春節來臨之際,埃及蘇伊士運河大學孔子學院埃方院長、漢學家哈桑·拉傑布組織了一系列春節主題活動,將中國文化體驗與中文教學相結合,寓教於樂,讓當地年輕人通過互動體驗切身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
“春節對我的生活產生了重要影響。每到春節,我總會與家人、學生分享中國的節慶文化,給中國好友發去新春祝福,和家人一起去中餐館吃頓餃子。”拉傑布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春節是一個跨越國界的節日,不僅展示了中國人民對家庭和親情的珍視,也表達了對和平與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4年12月,“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拉傑布說:“春節不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種凝聚文化記憶的方式。‘春節’申遺成功,充分體現了春節的價值。我希望世界各地的人們通過春節感受中國‘和’文化之美以及人類共同的情感共鳴。”
拉傑布1980年開始在埃及學習中文,並先後在北京語言學院(現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回憶起自己第一次體驗春節的經歷,拉傑布記憶猶新。“1986年,我在北京語言學院進修期間,一名同學邀請我到他家過春節。除夕當天,我同他的家人一起包餃子、吃年夜飯,深深感受到中國人對家庭的重視。”
回到埃及後,拉傑布先後推動創建埃及多所高校的中文系,並長期擔任蘇伊士運河大學孔子學院埃方院長,致力於促進埃中教育與文化交流。他說:“作為一名漢學家,我發現春節是一個研究中國文化的絕佳切入點,可以幫助我們更全面地瞭解中國人民的價值觀、家庭觀等。中國文化中‘和諧’與‘團圓’的精神內核始終感染著我,相關研究成果不僅幫助我拓展學術視野,也使我在教學中更有針對性地向埃及學生傳遞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