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0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首次火星探測成果發布、太空“大國重器”亮相、深空探測全國重點實驗室掛牌
航天日重磅活動搶先看
今年4月24日是第八個中國航天日。今年中國航天日主題是“格物致知 叩問蒼穹”,主場活動將在安徽合肥舉辦。
近年來,中國“太空之家”遨游蒼穹、“祝融”“羲和”探火逐日……一次次飛躍與突破,刷新著中國航天的新高度。航天日前後,相關單位將舉辦航天開放日、科普講堂、知識競賽、交流研討等400多項活動,各地航天展館、航天設施將集中向社會公眾和大中小學生開放,一批院士專家將走進校園進行科普宣講,勉勵航天人探索未知、建設航天強國,倡導青少年知而促行、不斷求索宇宙奧秘。
攜手推進重大工程國際合作
過去一年,中國航天全年實施宇航發射任務64次,再創歷史新高;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夢圓“天宮”;首次在月球上發現新礦物“嫦娥石”;高分專項完成天基部分建設,遙感應用惠及全球;“羲和”“誇父”雙星逐日,初步建立綜合性太陽觀測網;“句芒”就位,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助力低碳減排;成功召開聯合國/中國空間探索與創新全球夥伴關係研討會,開創空間探索和創新合作新局面……
今年是國家航天局成立30周年。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呂波介紹,進入新時代以來,國家航天局秉承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發展的理念,與國際社會攜手共進,共同推動航天可持續發展。
呂波說,在重大工程國際項目合作方面,國家航天局聯合實施了中巴地球資源衛星、中法海洋衛星和天文星、中意電磁監測衛星等項目;組織推動天問一號火星軌道數據交換、嫦娥四號任務外方載荷搭載、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國際聯合研究以及嫦娥六號、七號國際載荷的征集遴選。
在多邊領域,中國發起了金磚國家遙感衛星星座、“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倡議國際合作夥伴聯合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推動近地小天體聯合監測應對等,對中國航天提升國際影響力、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今年,中國航天好戲連台:探月工程四期、行星探測重大任務推進工程研製;中國空間站轉入應用與發展階段;澳門科學一號、高軌20米SAR(合成孔徑雷達)衛星、新一代海洋水色等衛星將發射入軌。“我們將與國際社會一道,為探索宇宙奧秘、保護地球家園、增進民生福祉、服務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呂波說。
航天大家雲集主場活動
公布2023年“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頒發2022年度中國航天基金會錢學森最高成就獎、錢學森傑出貢獻獎、航天創新團隊獎、航天國際合作獎,發布首次火星探測相關成果,正式掛牌深空探測全國重點實驗室……今年航天日的主場活動主要包括啟動儀式、中國航天大會、空天信息產業與商業航天發展研討會、航天科普系列展覽、中國航天文化藝術論壇等活動。
此次航天日活動期間還將發布具有安徽特色的小衛星命名。該衛星將於2024年搭載長征八號運載火箭發射,為未來月球通導遙系統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