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世界首台兆瓦級漂浮式波浪能發電裝置。(圖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2月9日電/隨著技術進步,海洋能源的寶藏正緩緩打開。近日,由南方電網廣東電網牽頭研製的世界首台兆瓦級漂浮式波浪能發電裝置正式開展下水調試工作,重量超過4000噸的龐然大物成功實現水上“漂浮”,標誌著兆瓦級波浪能發電技術從理論研究正式邁入工程實踐的新階段,也意味著我國在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方面又多了一種潛在選擇。
作為一種少見的“冷門”能源,波浪能有什麼超能力?看過海浪衝擊海岸場景的人都知道,波浪裡蘊含著大量的能量。它們可以將峭壁削成碎石,可以撞毀大型船只,在一米長的波峰上就具有超過3000千瓦的能量。波浪能發電技術可以利用波浪上下運動的勢能以及往復運動的衝擊力驅動發電機發電。據計算,全球海洋的波浪能達700億千瓦,可供開發利用的為20億至30億千瓦,相當於上百個三峽水電站。
對於遠海島礁、海洋牧場等大電網難以接入的地區,波浪能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以此次下水調試的發電裝置為例,其整體轉換效率可達22%,在滿負荷條件下,該裝置每天可產生2.4萬千瓦時電,大約能夠為3500戶家庭提供綠色電力,相當於為遠海島礁增加了一個大型“移動充電寶”。
但馴服這種能源不是易事,其主要障礙在於:第一,波浪力是波動起伏的,如何有效利用提高轉換效率是個難題;第二,波濤汹湧的環境具有破壞性,要設計一套能承受住日常海上風暴且還能可靠發電的裝置很困難。因此,全球波浪能利用整體仍處於工程樣機測試階段,距離商業化應用還有一定距離。
海洋是一種非常高能的環境,除了波浪能外,海洋能源大家族還有不少成員。狹義的海洋能源稱為海洋能,僅與海水有關,目前主流海洋能利用方式有五種,其中,潮汐能已實現商業化應用;潮流能、波浪能分別進入商業化運行前期和工程樣機實海況測試階段;溫差能、鹽差能也已分別處於比例樣機測試和實驗室驗證階段。
廣義的海洋能源還包括海上的風能、太陽能、海上油氣資源等,這些在陸地上同樣存在。我國海上風能資源豐富,海上風電累計和新增裝機容量均位居全球首位,海上風電產業初步形成了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等產業集群。未來,海上風能在沿海省份的發電量占比有望從目前的2%提升至2050年的近20%。海上油氣方面,2022年,全球海洋油氣勘探開發投資大幅增長,我國海洋油氣產量再創新高,海洋石油貢獻了全國石油增產量的一半以上。海洋油氣資源將成為重要資源接替區,有力保障我國油氣安全。
在加快推動能源結構調整優化的過程中,海洋能源發展將成為統籌能源安全與轉型的關鍵增量。隨著全球能源加速向綠色低碳轉型,海洋能因其儲量巨大、資源分布廣泛、不占用土地空間、綠色清潔等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