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延廷。(中評社 鄭羿菲攝) |
中評社台北1月28日電(記者 鄭羿菲)前台灣空軍副司令張延廷接受中評社專訪分析,解放軍之所以挑進入台灣西南ADIZ空域,而不選擇台灣西面、北面、東面,有三大考量,一是距美軍嘉手納基地遠,佔地利優勢,二是位在台海、巴士海峽、南海交會點,雷達直徑800公里的空中預警機一掃,三海都看得到,三是編列十多架次台灣媒體就大肆報道,威懾效果最好。
張延廷,1960年生,祖籍山東,空軍官校1982年班,政戰學校(現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系研究所法學碩、博士,是台灣首位在現役時就具有正教授資格的空軍將領。歷任空軍副司令、空軍司令部政戰主任、參謀本部情報參謀次長、空軍官校校長、空軍航院校長、美國華府Stimson智庫博士後研究員等。
張延廷說,從台灣空軍還能廣播驅離解放軍機的運作來看,兩岸官方雖然中斷溝通、情勢緊張,但在軍事上兩岸還是保持一定的默契,目前沒有看到軍事升溫的趨勢。去年下半年解放軍機進入西南ADIZ有380架次,我們空軍則有2972架次升空應對,這樣來看目前應對量能是足夠的,又不是打仗,打仗就是另一回事。
中國大陸解放軍23日派13架次軍機進入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包括1架運8反潛機、8架轟6K、4架殲16,共13架次;24日則又派15架次軍機,包括2架運8反潛機、2架Su-30戰機、4架殲16戰機、6架殲10戰機、1架運8技偵機。
張延廷接受中評社專訪分析,中國大陸解放軍23日、24日接連兩天派十多架次軍機進入台灣西南ADIZ,是因為美國羅斯福號航母打擊群正從巴士海峽進入南海,解放軍需要機隊情蒐、表現一定姿態。
張延廷分析,解放軍軍機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只挑台灣西南方、不選其它方位是有戰略的,如挑台灣中部會因為距離台灣太近,造成兩岸軍事非常敏感的狀態,而不選台灣北部,則是因為還得面對美國從嘉手納空軍基地起飛的戰機,及日本、台灣三方面的干擾,且台灣以北空域向來都是美日空軍訓練空域,等於所有的作為都會被美日掌握、情蒐,從中國大陸的角度來說是“敵近我遠”,等於是到美日家門口演訓。
張延廷說,之所以挑選進入台灣西南ADIZ,或許戰略上有兩大考量,其一、主要是因為大部分戰機都從廣東、福建出海,而台灣的地形到高雄再往南就開始往東凹,因此是一個缺角且解放軍到台灣西南ADIZ,對中國大陸來說相對單純,且若加入美軍因素來考量,就是“敵遠我近”,中國大陸到西南ADIZ只需要20分鐘以內,而美空軍從嘉手納空軍基地趕來耗時至少1.5小時,換句話說美國需要的時間是4倍,在戰略上是有優勢的。
張延廷指出,其二,台灣西南ADIZ空域剛好是台海、巴士海峽、南海交會點,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要衝,空警—200、空警—500等空中預警機到東沙島東北、澎湖西南的中間點雷達一掃,直徑800公里內三海都看得到,綜合考量下,中國大陸當然選擇進入台灣西南ADIZ空域,且台灣西南海域是潛艦進出南海的戰略要衝,可以做相關訓練。
“解放軍機過去會從台灣東部外海繞,現在則應較少了、較專注在台灣西南ADIZ。”張延廷提及,中國大陸軍機要繞台灣東部外海,繞一圈就是飛1500公里,會有三大困難,包括耗費成本太大,解放軍殲擊機、蘇愷機繞台灣東部外海都得至少空中加油一次,機隊編列至少4架轟炸機、空中加油機至少1架、空中預警機至少1架、戰鬥機至少4架以上、搜救船一艘,每次繞台灣東部外海都得編10架次以上;二是飛安風險較大;三則是威懾效果未必比台灣西南ADIZ空域好。
張延廷表示,看台灣媒體報道就知道了,解放軍機進入台灣西南ADIZ幾乎是達到每天來、每天報道的頻率,且編列十多架次台灣媒體就會大肆報道,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最上策的。
“目前台灣空軍應對解放軍軍機進入台灣西南ADIZ的能量是足夠的,且兩岸在軍事上能維持數十年來的默契。”張延廷認為,我們空軍的相關戰備大約是,只要解放軍機一出海就是預警區塊,飛行員就要坐在戰機內待命升空,得一直等到解放軍機不在海面上了;解放軍機靠近“海峽中線”是監控區,空軍戰機就得緊急升空;再來“海峽中線”以東是警告區、廣播驅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