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糧食生產的科技和人才支撐
文章認為,耕地有限,技術進步無限,“藏糧於技”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必然選擇。目前,中國的農業發展已經到了更多依靠農業科技進步突破資源環境約束,統籌兼顧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提高農業科技進步對糧食增產提質的貢獻率,推動農業綠色發展,實現內涵式發展道路的新階段。
通過構建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在內的多元化研發體系,強化農業基礎研究,全面升級農業應用技術,強化生物育種科技創新,著重突破一批影響作物單產提高、品質提升、效益增加、環境改善的關鍵核心和“卡脖子”技術。加強對農業科技創新的政策支持,鼓勵科研院所和科技企業通過協同創新開展農用機械研發,推進農業領域產學研融合發展。
加強糧食生產中的科技和人才投入,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礎,也是落實“藏糧於技”戰略的必然要求。不斷完善農業人才培養體系,強化農業知識體系中農業經營管理方面的培訓內容,依托高校特色農業學科培養一批既具有扎實農業理論和實踐經驗,又熟知家庭農場及農業合作社管理經營模式的現代農業人才,為糧食的規模化經營與生產提供充足人才儲備。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等方式實現科研人員、農業專家與種糧農戶之間的精准對接。積極開展線上農業教育和遠程農業指導,充分發揮高端人才對糧食生產的支撐作用。
適度開展糧食進口貿易
文章稱,糧食適度進口,是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優化糧食供給結構,從更高層次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努力構建糧食對外開放新格局,積極參與全球和區域糧食安全治理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國已實現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糧食安全目標。但實現穀物基本自給並不意味著完全不進口糧食,在確保口糧絕對安全的前提下適度開展糧食進口貿易,不僅是現階段優化糧食消費結構、提升糧食供應能力的有效舉措,也是健全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的重要方式。
一方面,應充分利用國際市場適度進口糧食,提升國內糧食供應和保障能力,滿足國內消費者多樣化的糧食需求,有效緩解國內糧食生產帶來的環境、耕地等自然資源壓力;另一方面,開展糧食進口貿易應堅持底線思維,進口糧食不能對國內糧食市場造成衝擊,不能挫傷種糧農戶的生產積極性,不能損害種糧主體的經濟利益。推動糧食進口國別和渠道的多元化,消除國際糧食市場波動對國內糧食供給的衝擊;加強糧食進口的配額管理,嚴厲打擊糧食走私,規範市場秩序,確保糧食產業安全;增強戰略眼光,樹立全球視野,引導具備國際競爭力的農業企業走出去,開展糧食生產、加工、倉儲、物流、貿易的跨國經營,積極參與全球糧食產業鏈、供應鏈管理,不斷提高中國在國際糧食市場中的話語權,更好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