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3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疫情之下,上海吸引外資逆勢飛揚,最近公布的一串數字又一次讓人驚艶。2020年1至11月,上海吸引合同外資471.65億美元,增長2.7%;實際吸收外資190.35億美元,在2019年同比增長10.1%基礎上,同比繼續增長6.8%。全年實際吸收外資有望首次突破2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2020年,新冠疫情驚濤駭浪席捲全球,而境外資本為何依然如此看好上海?因為,上海誓言成為新時期“外資首選地”的目標,有底氣,且有潛力。
40年,因開放而興的上海,引資動能越來越強
開放共享,正是上海經濟強悍競爭力的重要底氣。據大江東工作室從上海市權威部門了解,外商投資企業創造了上海超過1/4的GDP、1/3的稅收,2/3左右貨物進出口和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以及1/5的就業崗位。2021年幕啟,上海正在加緊布局一批高能級平台,促進開放共享、協同攻關。這座以世界頂級城市為對標標杆的東方名城,正在全力開創高質量吸收外資新局面,做強做優“五型經濟”(即創新型、服務型、開放型、總部型、流量型)。
放眼全國,上海以約占全國萬分之六的面積、百分之二的人口,吸引了超過十分之一的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現有外商投資企業約6萬家。
上海改革開放之後的引資故事,從40年前那個夏天開始。
1979年7月,第五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通過中國第一部利用外資的法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跨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有了強勁的法律依據。
一年後,來自瑞士的電梯供應商——迅達公司,在上海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工業性合資企業,這便是1980年7月成立的中國迅達電梯有限公司上海電梯廠。進入新世紀,這家曾為上海中心、北京鳥巢及大興機場打造“翅膀”的迅達中國,更將總部遷至上海,並在嘉定園區創下集團146年歷史上的最大投資。
40年後,上海累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超過2700億美元,以約占全國萬分之六的面積、百分之二的人口,吸引全國1/10以上實際使用外資金額。上海現有外商投資企業約6萬家,累計認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767家,其中財富500強企業落戶地區總部112家,是中國內地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機構最集中的城市。
40年來,上海外資引進能級加速——第一個500億美元用了約25年時間,突破1000億美元用了約6年,而突破1500億美元、2000億美元、2500億美元僅用了3年時間。特別是“十三五”期間,上海實際吸收外資超過920億美元,約占歷年累計吸收外資的1/3。
敢為人先,開放吸引外資築巢生根
上海何以成為外資首選投資熱土?
看浦東張江,或可找到有說服力的答案。
在通用電氣(GE)中國總部,一支航空機隊支援中心,與美國總部機隊支援中心“輪班”合作,為全球近4萬台GE及其合作夥伴生產的發動機提供全年不間斷24小時服務,采集、監控和診斷數據。
同樣在張江,還有1994年註冊成立的GE診斷藥物生產基地。這家全球最大的對比劑生產基地,產量占全球60%,產品出口近30個國家,生產的診斷藥物獲得美國FDA批准,是國內率先有能力向歐美等發達國家出口大容量注射劑的廠家。
通用電氣中國負責人說,他們看好的,是上海自貿區的區位優勢和優惠政策,以及上海在不同時期在資金、人才、土地、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因此,GE不斷充實上海總部職能,在市場功能上叠加決策、研發、投融資等新功能,為GE各項業務在中國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開放,是上海的城市特征和最大優勢。
第一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個保稅區、第一家自貿試驗區……40年來,上海以敢為人先的精神銳意創新,率先推進管理體制改革,外資工作開創全國諸多先河。
“十三五”期間,上海結合自貿試驗區特別是臨港新片區、虹橋商務區等重點區域建設,落實國家最新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先後出台“開放型經濟33條”“擴大開放100條”“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40條”等政策措施。全國首家股份制外商投資性公司、外商獨資船舶代理公司、外商獨資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外資控股證券公司、外資保險控股公司等一批首創項目紛紛落地。
2020年11月1日,《上海外商投資條例》正式實施。這是地方出台的首個外商投資條例。《條例》創設開放專章,強化上海開放樞紐門戶功能,按照國家對外開放總體部署,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推動國家有關服務業擴大開放政策措施在上海率先落實和先行先試,在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虹橋商務區等重點區域實施更寬領域、更大力度的開放舉措。對標國際規則,上海對外資企業實施“全流程”國民待遇。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從開工建設到首批電動汽車下線,僅用了不到一年。背後是政府不斷改善營商環境的“店小二”服務精神。
上海在上世紀80年代就確立了“一個窗口、一個圖章、一個機構”和“一站式服務”的外資管理理念,並持續向國際通行規則接軌。近年來,上海制定發布全國首張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推動自貿試驗區特別管理措施由2013年版的190條縮減到2020年版的30條,大幅提升了外資准入的透明度和可預期性。
2019年以來,上海市領導主持召開27場政企溝通圓桌會議,與外商投資企業代表面對面交流,宣講最新政策,傾聽困難建議,推進問題解決。
2020年11月,上海市大數據中心會同市商務委等部門,發布了“一網通辦”國際版。同時在電腦端(中國上海門戶網站)和移動端(隨申辦)提供涉外專版服務。服務內容涵蓋25個委辦的61類涉外服務事項、150多項辦事內容,定制開發英文版用戶註冊、登錄,辦事服務、政策文件的內容檢索等功能,為境外人士和外資企業提供便捷、權威的政務服務。上線不到兩個月,“一網通辦”國際版首頁訪問量34萬次,環比增加72%;新增境外人士註冊用戶2.5萬。目前 “一網通辦”境外人士註冊用戶已經超過30萬,外資企業註冊用戶超過9萬家。
融通共贏的生態,讓外資成為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外商投資企業還是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主體,累計設立研發中心479家,上海全市一半左右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來自外商投資企業。
霍尼韋爾中國總裁張宇峰說,上海擁有首屈一指的科技創新環境,中國研發中心是該公司在全球最活躍的研發基地。從2006年到2019年年底,霍尼韋爾中國的研發人員累計創造產出了1364項專利和專利申請。企業正通過加速科技成果湧現並讓其持續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從而助力上海加快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
開放不停步,營造國際一流投資環境
“十四五”開局在望,上海穩外資、引外資將如何發力?
上海市商務委主任華源回應說,上海將著力打造新時期外資首選地。上海將主動對接RCEP,同時瞄准更高水平的CPTPP,加快推進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特別是抓住上海自貿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虹橋商務區、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等重點區域加快建設和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等機遇,積極推動銀行、證券、保險、期貨、信托投資、資產管理、信用評級等金融領域率先開放,有序推進電信、互聯網、醫療、交通運輸、文化、教育等領域擴大開放,並主動爭取國家其他擴大開放政策措施在上海先行先試。
上海將著力建設高質量外資集聚地。上海著眼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力吸引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高附加值服務業來滬投資。實施“總部增能行動”,創新資金管理、境外融資、數據流動、人員出入境等方面的功能性政策,打破人才、創新資源等要素跨境流動瓶頸障礙,鼓勵跨國公司在上海設立亞太總部、全球總部和全球研發中心,進一步提高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上海將著力營造國際一流投資環境。上海將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貼近投資者和企業需求,探索實施高標準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推進從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拓展。全面實施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全力推進以“一網通辦”為重要標誌的“放管服”改革,不斷完善“涉外服務專窗”功能,加大外商投資合法權益保護力度,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水平,努力為外商投資企業和外籍人士營造更加宜業宜居的良好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