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來說,當我問及有關美國與俄羅斯和中國所謂的大國競爭的情況時,他回答說:“我們希望保持大國競爭狀態。大國就是要展開競爭。這就是世界的本質。大國之間將在許多不同的空間展開競爭。因此這沒什麼問題。這也未必是錯誤的。但務必要保持大國競爭狀態,確保不會轉向大國衝突或大國戰爭。”
到目前為止還不錯。但隨後米利確實明確強調了一點。他說:“在上世紀上半葉,從1914年到1945年,我們經歷了兩場世界大戰。在1914年至1945年間,有1.5億人在戰爭中慘遭屠殺。大量流血犧牲,大規模破壞,我們仍能明顯感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有大國開戰的想法是令人難以置信的。”
設想與中國圍繞太平洋上某個無人居住的小島爆發一場“有限的”衝突,或與俄羅斯因某個與愛沙尼亞或拉脫維亞等波羅的海國家接壤的邊境城鎮而爆發小衝突時,人們很容易就忘記了這一點。美國軍事和戰略精英中的某些人認為,我們應該能夠在衝突升級之前控制住衝突。歷史告誡我們,情況未必如此。
當然,有句古老的格言說,如果你想要和平,那就必須為戰爭做好準備。因此,米利列舉了美國必須採取的一些重要行動,以便通過威懾來減少衝突風險:增強美國軍事能力,加強聯盟,保持在世界各地的存在,保持美國經濟強勁增長,投射意志。
必須指出,美國打了很多場戰爭,這些戰爭包括巴拿馬、伊拉克、索馬里、波斯尼亞、科索沃、阿富汗和第二次伊拉克戰爭,更不用說在從巴基斯坦到敘利亞、索馬里、利比亞等無數小規模的反恐行動了。米利傳遞的信息是,與俄羅斯或中國發生衝突的計劃不同於其他。這不僅是因為與中國和俄羅斯開戰會更困難和更複雜。相反,它們是絕不能打的戰爭,因為在這些戰爭中,成功的衡量標準不是軍事勝利,而是威懾,如果戰爭確實發生了,那成功的衡量標準就是迅速使戰事降級和結束衝突。
就在拜登政府就要開始執政並思考自己的國家安全戰略和國家防務戰略之際,米利的這種勸告和建議值得研究和關注。
來源:參考消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