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零浪費”用更深刻的環保觀念擁抱美好生活
http://www.crntt.hk   2020-12-17 09:00:05
  中評社北京12月17日電/在北京,“零浪費無包裝商店”貨架上一個小玻璃罐,裝著店主餘元6個月生產的所有垃圾,不到0.5公斤。這樣“零浪費”的生活,她已經過了4年多。她的初心:不僅僅是賣東西,而是賣給真正需要這些東西的人,鼓勵大家購買真實所需,減少浪費。

  6個月只生產不到0.5公斤的垃圾,看似不可思議的事情,有的人竟然做到了。只要有綉花般的細心、耐心和巧心,只要盡心盡力、精益求精,同樣可以把減少垃圾生產做到極致。當許多“90後”還在享受消費主義帶來的便利和好處、對垃圾生產不以為意的時候,少數人已經行動起來,用“零浪費”來擁抱美好生活。

  在許多人的刻板印象中,節儉節約往往和經濟狀況密不可分。那些生活上捉襟見肘的人們,更容易節儉節約;那些物質豐盈的人們,更容易鋪張浪費。作為一種方興未艾的生活方式,“零浪費”並非禁欲的苦行僧,而是拒絕不需要的、減少需要的,對資源進行二次乃至多次利用“變廢為寶”。一些人的“斤斤計較”,既不是因為性格,也不是因為家裡缺錢,而是源自他們與眾不同的“意義之網”。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有什麼樣的文化認同和價值追求,就有什麼樣的策略和行動。“零浪費”說到底是生活方式的先行者,在環保上比普通人“先人一步”;不少人對資源節約缺乏深層次的尊重與敬畏,沒有將資源節約看得如此重要;他們覺得只要能夠便利自己,浪費一些資源、產生一些垃圾沒有什麼大不了。

  節約資源、減少垃圾生產成為某種意義上的公共事務,很容易遭遇“搭便車困境”——人人都想坐享其成,最終會導致公共事務乏人問津。節約資源的功效並沒有那麼立竿見影,需要人們久久為功;當付出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反饋與回報,難免會影響公眾參與。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節儉節約行為非但沒有得到足夠的尊重與敬意,反而遭遇傲慢與偏見,承受了形形色色的污名化。當節儉節約和小氣、吝嗇、摳門等負面評價掛鈎,一些明明可以節儉節約的人們,也變得大手大腳起來甚至刻意浪費進行炫耀、攀比等社會表現和社會競爭。實際上,節儉節約和貧富無關,和人們的生活方式有關;哪怕就是“窮人家的孩子”,也同樣有人浪費。“零浪費”作為一種先行者,需要更多的肯定與認同。只有重塑和更新“意義之網”,讓更多人意識到資源節約的價值,才會擴大公眾參與。

  從不亂扔垃圾到垃圾分類再到“零浪費”,從流動環節到循環利用再到源頭生產,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環保理念有一個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過程。伴隨著公眾的環保觀念不斷深化、細化,環境保護才會做得更加細致、更加周密、更加未雨綢繆。

  來源:東方網  作者:楊朝清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