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6日電/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就業形勢嚴峻複雜。12月1日,教育部、人社部召開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要求各地各高校千方百計促進2021屆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東方網發表時評人向秋文章認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更加充分就業,意味著就業數量多,就業率較高;高質量就業,意味著不但能夠就業,而且在收入水平、工作條件、工作方向等方面滿意度較高。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是持續改善民生福祉,實現更加美好生活的前提和基礎。
高校畢業生就業事關廣大學生及其家庭切身利益,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關社會和諧穩定,是整個就業工作之中的重中之重。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根本要靠高質量發展。要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促進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創業,促進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文章表示,構建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需要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促進農業、製造業、服務業等產業門類相協調,推動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相協同。在新發展格局的構建中,經濟發展方式將會作出調整,將更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調內需驅動和創新驅動,強調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各地各高校要著眼新發展格局構建,結合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引導畢業生到重點領域就業。結合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要求,促進畢業生到新興領域就業創業,拓展就業新空間。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必將大量湧現,這為高校畢業生就業開辟了新的重要渠道。根據有關研究,2019年“三新”經濟就業人數已達1.65億人,占全部就業人數的21.4%。各地要抓住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機遇,大力發展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產業,加快培育一批具有鮮明特色和較強競爭力的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深化“互聯網+”“智能+”與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網絡經濟、平台經濟、分享經濟、網紅經濟、夜間經濟等新經濟業態,依托互聯網平台創造新型用工,將靈活就業打造成為長期吸納和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重要抓手。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各地各級各部門要強化經濟發展的就業導向,把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因時而變、因勢而新,遠近結合、積極作為,努力實現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工作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