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長期大勢把握當前形勢 統籌短期應對和中長期發展
http://www.crntt.hk   2020-08-15 09:00:58
面對“十四五”時期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我們既要看到短期經濟運行面臨的風險挑戰,更要看到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準備。
  中評社北京8月15日電/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著眼於“十四五”時期和中長期發展大勢,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面臨的機遇挑戰,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部署,以及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的戰略對策,並就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提出具體要求。這是從長期大勢把握當前形勢、兼顧短期應對和中長期發展的總體部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一、從長期大勢把握當前形勢,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

  經濟日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文章表示,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要關口,面對“十四五”時期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我們既要看到短期經濟運行面臨的風險挑戰,更要看到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準備。唯有從長期大勢把握當前形勢,才能不為短期變化所左右,保持戰略定力,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

  從長期大勢把握當前形勢,要求我們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當前的困難、風險、挑戰,增強發展信心,鞏固中國經濟穩定轉好的基本趨勢。當前,全球疫情仍在擴散蔓延,疫情長尾特征更趨明顯,主要經濟體衰退程度超出預期,外部需求大幅萎縮,一些國家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盛行,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加之美國對中國的戰略圍堵和打壓,中國發展面臨多年來少有的複雜局面。從國內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經濟下滑態勢在較短時間得到扭轉,二季度經濟增長明顯好於預期,經濟運行呈現穩定轉好態勢,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上都走在世界前列。與此同時,經濟恢復還不平衡,生產恢復快於需求,工業恢復快於服務業,投資恢復快於消費,大企業恢復快於中小企業,金融業與實體經濟恢復不平衡,就業和中小企業仍面臨較多困難,穩增長與防風險的平衡仍面臨較大壓力。

  從中長期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風起雲湧,加快重構全球創新版圖。中國得益於改革開放以來科技創新能力的大幅提升,在一些領域實現“並跑”“領跑”,躋身國際科技發展前沿更加具備條件。全球力量對比繼續“東升西降”,中國拓展資源配置和發展空間的條件更為有利。更要看到,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空間大的基本特質沒有變。從需求看,中國擁有包括4億中等收入群體在內的14億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不斷升級的商品需求和日益多元化的服務需求將持續釋放,國內市場的總體規模將加速擴大,巨大的內需潛力將轉化為經濟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

  從供給看,中國擁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產業體系和不斷增強的科技創新能力,疫情催生數字經濟異軍突起,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提高,必將在滿足消費結構升級中增強產業的市場競爭力,提升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

  從長期大勢把握當前形勢,要求我們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改革開放後,中國利用勞動力低成本優勢,積極參與國際分工與國際經濟大循環,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大進大出”,通過產業不斷升級提高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逐步成長為“世界工廠”。在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複雜變化,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全球市場萎縮、保護主義上升的背景下,從被動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轉向主動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在一個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中謀求中國發展的大戰略,是適應內外環境變化的重大戰略調整。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就是要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潛力和優勢,利用中國具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強大的生產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以及回旋空間大的特點,把發展的立足點更多放到國內,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通過暢通國內大循環,推動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更好聯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培育新形勢下中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為中國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關鍵是要將中國市場規模和生產體系優勢,轉化為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這就要求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挖掘國內市場需求潛力,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發揮巨量生產要素優勢,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提高國內大循環效率;發揮海量創新資源優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發揮對外貿易大國優勢,發展高水平開放型經濟,促進內外市場和規則對接,創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供應鏈生態,形成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相互促進。總之,新發展格局有利於中國需求結構升級和供給能力提升,推動供需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實現動態均衡,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二、兼顧短期應對和中長期發展,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

  文章分析,為應對疫情對經濟的巨大衝擊,中國全力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及時出台一攬子擴大內需、幫扶企業、穩定就業的逆周期調節政策,增加1萬億元財政赤字規模,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新增1.6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引導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於去年,並推動金融系統向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這對穩定經濟基本盤形成強大支撐。但也要看到,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逆周期調節往往面臨短期政策刺激和中長期效應的兩難選擇,政策實施不僅要看短期效果,更要關注中長期政策效應。這就要求完善宏觀調控跨周期設計和調節,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

  完善宏觀調控跨周期設計和調節,需要把握好當前經濟周期和中長期發展銜接,為未來留下政策空間。針對當前經濟形勢複雜嚴峻和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的背景,加大逆周期調節的政策力度是必要的,但同時要區分疫情衝擊帶來的短期問題和中長期的結構性問題。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既要針對疫情衝擊帶來的短期問題,也要考慮為解決中長期結構性問題留有餘地,這就要建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中長期協調機制,統籌兼顧短期逆周期調節與中長期發展,為應對未來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留足政策空間。與此同時,疫情對企業和家庭等會產生長期影響,微觀主體的行為模式和需求結構調整,有可能帶來不同以往的長期結構性變化,也要求逆周期調節適應中長期結構性變化,降低短期政策的中後期負面效應,增強經濟恢復和增長的可持續性。

  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要求把握好短期刺激政策與中長期防風險的平衡點,不為以後留下隱患。風險暴露往往具有滯後性。新增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的大幅提升,會推動宏觀杠杆率上升較快,造成風險積累並增大中後期的風險釋放壓力。大量新增流動性也可能流入房市、股市,刺激資產價格上升,並可能擴大收入差距。從當前看,疫情對實體經濟的衝擊並沒有對金融領域造成太大影響,金融業產值和利潤保持合理增長,但我們在制定政策時要未雨綢繆,增強底線思維,為後期的風險釋放預留空間。隨著經濟逐步回升轉好,宏觀政策要把握好節奏和力度,財政政策要更加注重實效,注重資金使用的質量和效益;貨幣政策要更加精准導向,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努力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長期均衡。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