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大公衛學院舉辦“抗COVID-19,入境旅客是否應全面篩檢?”記者會。(中評社 鄭羿菲攝) |
中評社台北8月12日電(記者 鄭羿菲)台灣近期的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診案例爆增,是否入境全面檢測成為話題,台大公衛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12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應該做精準入出境檢測,針對高風險感染國家進行篩檢,並藉此發展生技產業,未來也可以外銷東南亞國家。高風險國家入境者只要“5天2檢測”,學術模擬上漏掉的個案幾乎是零,且與現行政策相比,省錢又有效率。
但台大公衛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方啟泰則持不同意見說,現在的檢測有相當大局限性,做兩次都不一定能確定是否感染,5天檢測2次會有很多漏網之魚,現行政策仍應嚴格實施14天居家檢疫的政策不能縮短。
台大公衛學院12日下午舉辦“抗COVID-19,入境旅客是否應全面篩檢?”記者會,由台大公衛學院長鄭守夏主持、公衛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方啟泰與談。
陳秀熙主張,台灣目前入境政策採取居家檢疫14天,但因為沒有做入境檢測,因此有些無症狀感染者找不出來,但因為經過14天的居家檢疫,康復後對社區的感染力就減少了。他認為,居家檢疫的過程若配合2次檢驗,其實可以縮短到5天,在學術上的模擬,入境旅客“5天2檢測”基本上就能抓出99%的感染個案,若政府試驗後認為5天太短,也可以拉長。
陳秀熙強調,“我主張的並不是所有境外旅客全面檢測(普篩)”,而是區分成低風險感染國家、中風險感染國家或高風險感染國家,可以針對高風險感染國家進行入境檢測,也能藉此早期發現輕微症狀,並做大量檢測減低住院與死亡。他認為,台灣的生技產業有研發出檢測方法,但也需要去做檢測,未來也能向東南亞國家出售相關技術或檢測試劑。若論成本,入境核酸檢測“5天2檢測”,與現行政策相比是省錢又有效率。
方啟泰則持不同意見,以韓國CDC曾做過入境檢測為例,並沒有發現更多境外移入個案,無症狀個案可能沒有想像中多,且本土傳播個案也並沒有減少,因此韓國CDC的結論為“嚴格實施14天居家檢疫的政策不能縮短”。
方啟泰說,他也很希望做檢測就能確實分辨出是否感染,但現在檢測有相當大的局限性,做2次檢測都不一定能確定是否感染,原因在於可能處於潛伏期無法驗出,有的確診病例甚至得四採才能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