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2日電/近日,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俄準備研發新一代重型軍用運輸機,替換安-124和安-22重型運輸機。俄國防部和軍工業將在今年內確定新運輸機的技術配置,目前俄國防部已提出的主要要求,即新運輸機的載重量不應低於80噸,航程為5000千米,貨艙長度不低於27.5米,寬度和高度分別為5.8米和4.4米;能夠在最高1.2萬米的高空以850千米/小時的巡航速度飛行;能夠空中加油;具備停駐土質、積雪跑道、簡易機場的野戰起降能力。
俄羅斯前空軍和防空兵第四軍軍長瓦列裡·戈爾邊科中將介紹說:“俄國防部以自身需求和任務為出發點,為未來運輸機制定了要求。它應當能遠距離運輸貨物、空投空降兵以及起降在簡易機場。”戈爾邊科還提到,新運輸機的載重量和尺寸要能一次傘投多輛BMD空降戰車,它不僅可以運輸包括坦克、戰術導彈系統在內的地面重型裝備,還可以空運直升機和固定翼戰機(比如米格-31BM戰鬥機)。那麼,為何俄要想研發新一代運輸機來替換安-124和安-22呢?
事實上,俄羅斯之所以研發新一代重型軍用運輸機,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一是俄軍新一代坦克等重型軍用裝備實施戰略投送的需要。隨著新一代T-14“阿瑪塔”主戰坦克陸續投入服役,以及整建制空運S-400防空導彈系統的需要,俄空天軍現役運輸機已難以滿足空運這些裝備的要求。據國際戰略研究所2020年度《全球軍力平衡報告》顯示,俄羅斯空天軍目前僅有4架安-22和11架安-124服役,兩者都面臨嚴重的老化問題,而且後者機場適應能力差,執行戰略空運和緊急部署時受限。而俄軍現役裝備數量最多的伊爾-76系列運輸機,由於貨艙寬度有限,空運T-80BVM和T-90M等主戰坦克時需要拆除側裙板才能裝運,而對於更寬更重的T-14坦克,完全“束手無策”。另外,此前俄空天軍一再提出對現役的重型運輸機進行更新換代或進行現代化升級,但每次都在高昂的成本和複雜性面前“擱淺”。因此,俄軍在未來10年需要新的機型來填補安-124和安-22退役後重型運載能力的空白。
二是俄羅斯獨立規劃未來重型運輸機體系的需要。2007年,俄羅斯與烏克蘭簽署了恢復生產安-124的協議。但自2014年俄羅斯與烏克蘭關係交惡後,俄很多航空裝備採購和設備供給面臨中斷危險,雙方繼續合作生產安-124的計劃也隨之“夭折”。面對世界航空市場對大型運輸機的較高需求,俄羅斯一直試圖獨立恢復安-124的生產計劃,但幾經嘗試後,俄發現安-124生產、改進、升級均困難重重,特別是烏克蘭中斷供應安-124發動機,使俄不得不尋找替代發動機,PD-35大推力航空發動機也是在這一背景下“立項上馬”。在這種情況下,俄只能盡快獨立規劃未來重型運輸機體系。發展重型運輸機不僅可以滿足當前急需,也有助於俄羅斯借助重大型號工程全面升級航空自主產業能力。另外,俄羅斯目前憑借安-124寬大的貨艙和大開口艙門,在世界超重/超大航空貨運市場上處於優勢地位,有著廣闊的市場和可觀的收益。為了保住這塊空運市場的“大蛋糕”,替代面臨退役的安-124機隊,並尋找替代機型,也促使俄政府盡快啟動下一代重型運輸機研製,為獨立規劃重型運輸機體系助力。
三是重型軍用運輸機在未來作戰中擁有重要地位。一個國家和一支軍隊想要擁有發達的運輸能力,空運能力是重點,其中是否擁有重型運輸機,能否研發製造重型運輸機,是衡量一個國家和軍隊運輸能力是否發達、部隊機動部署能力強弱的重要指標。重型運輸機具有快速運送大量兵員、武器裝備和軍用物資到達作戰前線的能力,在快速多變、先發制人和速戰速決的現代戰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突出地位。目前,以大型軍用運輸機為主力的空中運輸可以快速、及時地將部隊投放到衝突地區,應付突發事件;還可以根據戰場瞬息萬變的特點,快速及時地重新部署兵力,大大提高部隊的作戰效能。俄一直強調軍隊必須具備快速的機動能力,以面對隨時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所以大力發展新型軍用重型運輸機,是支撐俄戰略空運空投能力、保持俄空天軍世界級戰略空軍能力的現實所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