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洪君 |
中評社北京8月9日電(記者 李娜)8月8日,北京語言大學國別和區域研究院舉辦“縱橫世界”系列講座第一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中國與世界”。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副會長、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聯部原副部長于洪君擔任主講嘉賓。他表示,當前疫情還在繼續蔓延,整個人類社會戰勝疫情的有效手段還未找到。現在談論疫後世界或者疫後時代,並不是很準確,應該是疫情衝擊下的世界。于洪君認為,疫情衝擊下的世界將在變與不變的對衝中走向未來。
于洪君指出,各國抗擊新冠疫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相距甚遠,防控疫情的措施皆有別,甚至相互衝突,再加上霸權主義和美國新霸權主義惡性膨脹,國際秩序受到了嚴重衝擊,變得支離破碎,弱不禁風。那麼今後的世界面貌,包括力量對比、政治格局、大國關係框架,國際組織地位和國際觀準則等,都在發生或者會繼續發生深刻廣泛的變化。
對中國歷史、現實等各種因素和現象全面考慮,于洪君表示,無論世界形勢如何變化,無論全球治理如何轉化,無論人類社會進入一種什麼樣的狀態,但是人類社會的本質屬性和世界歷史發展的大勢不會有顛覆性的改變。
第一,人類社會相互依存,命運與共的本質屬性不會改變,只會進一步彰顯和強化。面對非傳統安全威脅的大規模傳染病,每個民族都不能獨善其身,每個國家都不能幸免于難,各國人民除了相互支持,彼此救助,同舟共濟,沒有什麼其他選擇。現在看全球抗疫格局初步形成了,但是進展不盡如人意,個別國家甚至背道而馳。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這次疫情還是擦亮了整個人類的眼睛,人類命運與共的意識還是被國際社會所廣泛認同和接受,這是人類認識史上的一個重大變化。疫情過後,人類社會休戚與共的格局意識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進一步強化和鞏固,而不是弱化或者消失。對此我們要有充分的信心,這是我們觀察處理我們同外部世界關係的一個基本判斷,不能改變,不得改變。
第二,世界各國彼此需要共謀發展的經濟態勢不會改變,只會進一步擴大和深化。雖然疫情極大的破壞了世界經濟運行的整體節奏,導致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出現斷裂,但各國經濟的互聯性和互補性,世界經濟整體性與統一性沒法改變。在這個背景下,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回到純粹的主權經濟時代,回到離群所居的孤立生活狀態,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大家對世界市場的依存,對世界市場的依賴只會進一步加深,進一步的強化,而不會有半點削弱。
現在美國搞“脫鈎”,推動外國企業撤離中國,打造沒有中國參與的新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形成一個排斥中國的新的全球化體系或者全球化格局。世界經濟秩序正在發生重大深刻的改變,美國和他的盟友們正在千方百計的搞一個不同的治理經濟規則進行治理,我們要有所準備。所以我們不能以小農心態參與全球產業鏈的重組,也不能以小販心態去應對正在形成的國際經貿規則和秩序。參與新一輪的經濟全球化,參與打造世界經濟新格局。我們要擺脫小農心理,克服小販兒的心態,要以更加開放包容,更加積極進取與合作的態度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
第三,社會制度的決勝于國際影響力之爭不會改變,也只會更加激烈和複雜。人類社會休戚與共、利益相關的統一體,同時又是一個充滿矛盾和衝突的對立統一體。這次疫情蔓延全球,我們國家取得重大防控成效,在復興經濟的過程中又有可能率先突圍,我們治理理念的先進性和制度體制的優越性得到了充分體現。一方面得到國際的廣泛贊譽,另一方面也確實讓某些人感到惶恐不安。以美國為代表不擇手段否定我們為人類共同安全與進步所做的各種貢獻。
疫情之後的世界,制度之爭,國力之爭,影響力之爭還會進一步升級,國際戰略對立和地緣政治衝突可能會更加尖銳。國際社會必須認真準備,共同應對新霸權,新冷戰帶來的新威脅新挑戰。當然在應對挑戰的複雜鬥爭中,中國首當其衝,我們也別無選擇。鬥爭的焦點就集中在中美之間。
第四,不同文明形態既彼此有別,有互通互鑒的歷史大勢不會改變。文明共生仍然是疫情衝擊後的人類社會發展的主旋律。人類文明的互動與融合就是在疫情衝擊之後,仍然會進一步鞏固和強化。
于洪君表示,中國應對外部環境複雜化,要有長期而充分的準備。政治病毒比新冠病毒更可怕。所以,一是,我們要堅定不移的繼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二是,在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要堅定不移的繼續參與和推動全球性的抗疫合作;三是,我們要繼續堅定不移的高質量的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應對國際形勢複雜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