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代力量前黨主席徐永明(中評社資料照) |
中評社香港8月12日電(評論員 束沐)近期台灣政壇最熱事件,無疑是朝野“立委”涉入SOGO獻金弊案。相較於民進黨“立委”蘇震清涉案後引發的持續人事震蕩、派系鬥爭,此案“亮點”反而是時代力量黨主席徐永明涉案。輿論普遍認為,不僅時力將遭遇“滅黨”重創,“第三勢力”版圖也出現重整跡象。
時代力量向來標榜清正廉潔、勇於揭弊、守護“主權”。但這次從島內媒體不斷放出的偵辦訊息來看,無論是作為黨主席的徐永明大喇喇索賄,還是案發敗露後時力高層緊急滅火、搓圓仔湯觸發退黨潮,監守自盜、賊喊捉賊的嘴臉躍然紙上。時力通過長期作秀所苦心經營的形象,一夜之間徹底崩塌。
長期以來,台灣“第三勢力”的立足點只有兩個,一是個人魅力,二是理念認同。時力之所以從原本太陽花學運組織“島國前進”,轉型成為一個有能力斬獲超過100萬票的政黨,就是因為其兩個立足點都踩得很穩,抓住了島內年輕人“本土意識”和“厭惡藍綠惡鬥”兩大訴求,再輔以明星式政治領袖,在島內政治市場中自然能分到一杯羹。
然而,時代力量“眼看樓起,眼看宴客,眼看樓塌”,這不是偶然,而是台灣政治生態下的必然結局。走不出“小綠”格局的時力,只不過重複著過去20年來其他“小綠”政黨的宿命,從民進黨的側翼、變為民進黨的威脅,最後淪為藍綠政治下的犧牲品。
梳理台灣民主化以來的代表型“小綠”政黨,排除那些“短命”或自娛自樂式的小型政黨團體,從早期的“建國黨”、台聯黨,到近些年崛起的時代力量、基進黨,基本可以梳理出這樣一個主脈絡。有趣的是,這就如同一排多米諾骨牌,小綠政黨“前赴後繼”地重複著生死輪迴,時力在此時倒下“只是剛好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