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4日電/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脫貧攻堅已到決戰決勝之時。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
充分認識脫貧攻堅任務之“硬”
人民日報發表中央黨校原副校長、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趙長茂文章表示,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我們黨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我們黨一路走來,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人民得解放、人民得溫飽、人民得富裕、人民得幸福。脫貧攻堅是我們黨在新時代肩負的歷史責任,是必須完成的歷史任務。
脫貧攻堅越接近目標,要啃的“骨頭”越硬。比如,“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整體脫貧的難度非常大。目前尚未脫貧的深度貧困地區,地處偏遠、交通閉塞、生態脆弱,自然條件和生存環境惡劣、扶貧成本高,群眾增收極其困難。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主持召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時指出:“脫貧攻堅本來就是一場硬仗,而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更是這場硬仗中的硬仗。”要求集中力量攻克“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堡壘。今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全國還有52個貧困縣未摘帽、2707個貧困村未出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全部脫貧。雖然同過去相比總量不大,但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另外,“剩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老年人、患病者、殘疾人的比例達到45.7%。”可見,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必須付出更大努力。
脫貧必須是高質量脫貧,即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經得起考核檢驗的脫貧,脫貧成果能夠鞏固、脫貧群眾收入比較穩定、返貧風險低。從目前已脫貧群眾的實際情況看,“兩不愁”問題已得到較好解決,但已基本解決的“三保障”問題要穩定住、鞏固好,還需要做很多工作。有的農村孩子反覆失學輟學,一些鄉村醫療服務水平較低,一些農村危房改造質量不高,一些地方安全飲水不穩定、存在季節性缺水情況,等等。這些問題都亟待解決。需要引起重視的是,據各地初步摸底,已脫貧人口中有近200萬人存在返貧風險,邊緣人口中還有近300萬存在致貧風險。從這些情況和數據可以看出,實現高質量脫貧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進入“衝刺”階段的脫貧攻堅造成不利影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年脫貧攻堅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現在還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響,必須再加把勁,狠抓攻堅工作落實。”疫情使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受到一定衝擊,貧困人口增收受到一定影響。直接肩負脫貧攻堅責任的各級幹部,面臨的壓力更大,完成任務的難度更大。
打贏脫貧攻堅硬仗須集中發揮優勢
文章指出,發揮自身優勢、用好優勢資源攻堅克難、推動事業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一條成功經驗。面對嚴峻複雜的疫情形勢,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必須充分利用有利條件,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集中發揮好制度、隊伍、經驗等優勢。
發揮制度優勢。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是中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之一。扶貧開發、脫貧攻堅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從根本上說是因為充分發揮了我們黨的領導和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今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堅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要求並作出相關部署。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對脫貧攻堅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強調“脫貧攻堅越到最後越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從制度層面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保證。
發揮隊伍優勢。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在人。宏大事業是靠堅強隊伍幹出來的。事實證明,我們的扶貧幹部隊伍是一支熟悉情況、經過磨礪、經驗豐富、吃苦耐勞、能打硬仗的隊伍。全國共派出25.5萬個駐村工作隊、累計選派290多萬名縣級以上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幹部到貧困村和軟弱渙散村擔任第一書記或駐村幹部。完成最後階段脫貧攻堅硬任務,必須繼續緊緊依靠這支隊伍並充分發揮其作用。決戰決勝,隊伍的士氣和精神狀態非常重要,氣可鼓而不可洩。攻克最後貧困堡壘,必須一鼓作氣,在解決突出問題上不放鬆、不停頓、不懈怠。對扶貧幹部,除了嚴格要求,組織上還要更多關心他們的工作生活和成長,為他們提供更好保障,以切實措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在脫貧攻堅戰中保持高昂士氣和飽滿的精神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