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空基核力量的發展看,美國加緊升級換代空基核力量,未來美國的空基核力量有可能會以更高效的形式出現。現役的B-2隱身轟炸機實際上是美國應對美蘇冷戰的產物,在美國空軍看來,其存在維護費用高昂、出動率不高、戰備執勤開銷巨大等缺點,已經不適合美國當下及未來大國對抗競爭的態勢。取代B-2執行突防任務的將會是成本降低、更經濟實用的B-21轟炸機。而B-52H型轟炸機(或其改進型號)因其龐大的機體將繼續作為美國空軍的“空中武器庫”存在,同時,近半個多世紀來的使用和保養維護經驗,使之有著明顯的經濟成本優勢,此外,隨著世界各軍事強國防空反導能力的提升,B-52的防區外打擊角色定位較隱身突防的B-2、B-21更具安全和可靠性。
B-52H和B-21一個在防區外傾瀉火力,一個隱身突防精准打擊,這種組合會是美國空軍未來核作戰的主要形式,此次宣布削減3架B-52H對美國的空基核力量結構不會帶來實質性的影響,反而能夠給美國提供一定的空基核力量升級換代的資源冗餘。
海基核武器載具亦是如此。美國此次宣布削減了10枚“三叉戟”-Ⅱ型導彈,雖然沒有公布具體的導彈型號,但是可以相信美國削減的是早期型號的“三叉戟”。美國未來海基核力量的升級換代主要聚焦兩個方面,其一是對潛射導彈進行升級,即發展新型“三叉戟”-ⅡD5LE型潛射導彈,其中LE代表的是“延壽”(life-extended),延壽的具體內容包括更為靈活的支持新任務的能力、換裝制導系統、提升精度。其二是研發列裝新型戰略導彈核潛艇,即“哥倫比亞”級戰略導彈核潛艇。
“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的研發與前面提到的B-21有著異曲同工的考量,即以更為經濟高效的能力應對美國所謂的大國競爭。美國現役武器裝備中的若干主戰武器在研發之初主要用於應對蘇聯的威脅,在冷戰對抗局勢面前,這些武器裝備的發展可謂不計成本。例如美國海軍的“海狼”級攻擊型核潛艇,就是為了深海反潛、奪取制海權作戰而打造的反潛作戰的極致武器,蘇聯解體後,美國不再面對蘇聯未來可能的水下威脅,因此高成本的“海狼”在製造了3艘後就宣告停止,轉而發展了更為經濟高效、且具備多樣任務能力的“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在戰術作戰飛機方面,美國在1985年開始研發應對蘇聯下一代戰鬥機的先進戰術戰鬥機項目,其產物是F-22。而隨著蘇聯的解體,F-22這種以奪取制空權為主任務的性能較為單一的戰鬥機反而不適應新的軍事安全環境,進而美國轉向發展更為經濟性、通用性、多平台性、多任務性的F-35戰機。
“哥倫比亞”級核潛艇雖然尺寸噸位大於“俄亥俄”級,但其發射桶數量少於“俄亥俄”,只有16具,用美國海軍的表述來看,其發射設備採用通用模塊,靈活性、通用性、經濟效能優於“俄亥俄”。對美國而言,這種靈活通用性,更適用於應對美國所謂的大國競爭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