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正確認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http://www.crntt.hk   2020-07-09 08:30:43
  中評社北京7月9日電/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當前,廣大人民群眾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充滿期待,但也有一部分人心存疑慮,甚至是誤解。今年6月初,《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文章指出:“要引導全社會正確認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客觀真實反映仍存在的短板和不足,防止不切實際吊高胃口,避免盲目攀比。要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形成良好預期,堅定發展信心。”

  總體而言我國已經基本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小康”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孜孜追求的社會理想。改革開放初期,我們黨把小康社會融入現代化進程之中,將其確立為“三步走”戰略中第二步的奮鬥目標,即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翻一番,達到小康水平。1997年,我國提前完成這一目標,人民生活水平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但當時的小康還是低水平、不全面、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黨的十六大提出要用20年的時間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使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十幾億人口。黨的十八大更進一步,提出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扎實推進。

  2020年初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困難和挑戰,以致有些人對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能否如期實現產生了疑慮。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標,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歷史性成就。自改革開放之初黨中央提出小康社會的戰略構想以來,經過幾代人一以貫之、接續奮鬥,總體而言,我國已經基本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成效比當初預期的還要好。作出這個重要判斷,是有充分依據的。”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近百萬億元,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關,在中等收入國家中位居前列,城鎮化率超過60%,中等收入群體已達到4億以上,農村貧困人口僅有550餘萬,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顯著改善,等等。這一系列成就舉世公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決定性基礎。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原有的部署安排。我們黨科學研判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複雜形勢和嚴峻挑戰,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國際社會普遍讚賞我國發展成就,認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的“優等生”。這印證了我國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是實實在在的。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

  全面小康不是平均主義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惠及全體中國人民,一個都不能少,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政治優勢。但也有些人由此產生了全面小康是平均主義的看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國家整體目標,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並不意味著所有地區、所有市縣、所有人屆時都要翻番,更不意味著不同區域、不同人群屆時都同步達到全國平均水平。我國發展不平衡,城鄉、區域、人群之間存在收入差距是正常的,全面小康不是平均主義。”

  改革開放以來,根據地域自然條件、發展基礎、個人禀賦等因素,我國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發揮自身優勢先富起來,先富帶後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全面小康是一個由不均衡到均衡的發展過程,不同區域、不同人群、不同個體的收入存在一定差距是必然的。小康社會是我國建設現代化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性目標,在“兩個一百年”戰略中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與我國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願景還有很大的距離。按照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戰略安排,到本世紀中葉城鄉居民將普遍擁有較高的收入、富裕的生活、健全的基本公共服務,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即便如此,也不意味著屆時人人的收入完全一樣,生活水平仍然會有所差別,共同富裕、全面小康不等於平均主義。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