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5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後疫情時代”,國際中文教育如何轉型?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給各國教育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衝擊,國際中文教育也面臨短期的下行壓力與挑戰。但危機中往往孕育著新機,我們更要有在變局中破局的勇氣和自信。
為有效應對疫情,許多國家採取了關閉學校的防疫措施,教學模式從線下學習為主轉向線上學習,教育生態發生了改變。這種改變也給國際中文教育帶來了長期影響和挑戰。目前看來,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中文教師的信息素養亟待提升,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亟待加強,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亟待改革,現行的教學管理模式亟須創新等。
面對挑戰,如何才能化危為機,推動國際中文教育實現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在筆者看來,首先,師資隊伍由傳統的國際中文教師向專業化、全能型教師轉變。比如著力提升國際中文教師的信息素養,通過出台相關標準細則,推動信息素質培養納入專業核心課程,採取線上線下“雙軌”並進的舉措,提升國際中文教師信息化教學意識和能力。同時,要加強教師在線教學技能培訓,幫助國際中文教師掌握所選用平台的使用方法,增強線上教學設計能力。
其次,教學資源建設由傳統媒介的教學資源向數字化教學資源庫轉變。要加快對國際中文教育的原有課程體系進行升級改造,大力發展國際中文網課,打造一批優質的中文線上精品課程,以適應“後疫情時代”的線上教學特點和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人才培養的多元化需求。同時,要加強國際中文教育網絡數字化資源庫建設,積極推動中文教材數字化,推進中國傳統文化書籍的數字圖書館建設。值得關注的是,需主動推進中文教學平台及資源庫與各國中文學習者用戶的有效對接,開通網上答疑服務,在線解決中文教學資源應用中的各種問題。
第三,教學模式由以線下教學為主向線下線上相結合轉變。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態化,在客觀上推動了現代智慧教育技術與國際中文教育的有機融合,倒逼教學模式的變革。因此,要抓住這一時機發展線上教學。同時,針對全球教育發展不平衡的狀況,積極探索線上教學的替代性方案,如運用社區電台和電視節目教授中文等方式,保障中文教學的連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