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25日電/大華網路報今天專欄文章說,這幾天媒體關注的焦點幾乎都集中在“監察院”上,尤其是“監察院長”與副院長的提名。或許有人覺得是鬧劇,但如果仔細深思其背後的邏輯,恐怕感到更多的是不寒而慄。
蔡英文提名黃健庭當“監察院長”,本身就充滿了算計。如果說是為了藍綠和解,那就應該政黨對政黨來談,雙方共同商議人選,而不是由蔡英文單方面來決定。這種做法,國民黨不領情,結果民進黨內部自己也不埋單,最離譜的是,當初支持提名的人個個噤聲,包括蔡英文本人,好像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由此看來,蔡英文心中那有藍綠和解,更不把“監察院”當一回事,完全是政治權力的算計而已,此所以令人不寒慄原因之一。
至於提名陳菊擔任“監察院長”,更是踐踏“監察院長”一職的尊嚴。陳菊在高雄市長任內,被“監察院”糾正超過五十次,提名這樣的人擔任“監察院長”,反映了蔡英文的政治邏輯。在她眼中,沒有適不適宜的問題,因為朕即權力。但更可怕的是,她這是刻意而為,她明知陳菊的政治性極強,由她擔任“監察院長”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把“監察院”徹底政治化。至於退出政黨,只是另一種掩護而已。
除了陳菊之外,其他“監察委員”提名人,也幾乎都是清一色的民進黨人馬,甚至包括民進黨的前“立委”等等。這些人,也只不過是陳師孟的另一個翻版而已。“監察院”雖然沒有什麼牙齒,但是其調查案件的過程,就足以讓公務人員筋疲力竭,如果最後被彈劾,不僅丟官,連退休金也泡湯了。換言之,“監察院”可以是另一個東廠,用來恐嚇那些不服從民進黨之意的公務人員。這或許才是蔡英文心中真實的目的。
自從蔡英文執政之後,就已經把所有的獨立機關,包括大法官會議、“中選會”、NCC等等轉變成了民進黨的工具,至於不當黨產委員會、“促轉會”更是一開始就設定為東廠機關。除此之外,大部分媒體也幾乎變成監督在野的媒體,而不是監督執政黨的媒體,其錯亂至此,展現的正是蔡英文走向獨裁的路徑圖。從這個觀點來看,“監察院”只是最後一個拚圖而已。從今而後,再也沒有任何力量可以節制蔡英文的意志了,此所以令人不寒而慄。
這一個趨勢如此明顯,但大部分的人寧可視而不見,也正是因為這種縱容,才讓民進黨如此肆無忌憚。在這個過程中,國民黨身為最大的在野黨,理應負起最大的責任,不僅應該揭穿蔡英文的真面目,更應採取最強力的反對戰術,否則最後連自己都成了民主的陪葬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