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日電/據北京商報報道,一面是新入局者相繼開業,一面是賽道老將增資忙“補血”,隨著復工復產有序開展,消費金融行業熱度有增無減。據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31日,我國已有30家持牌消金公司獲批,其中26家正式開業,包括銀行系、產業系、互聯網系等各路巨頭爭鋒。在分析人士看來,新入場的多家實力新生,或將成為2020年持牌消金市場的新變量。隨著今後越來越多機構入局,在激烈競爭環境下,中小型消費金融機構將持續面臨考驗。
平安、小米入場
今年以來,消費金融行業頻頻傳來新消息。5月30日,坐落於重慶江北區的小米消費金融正式掛牌開業,該公司由小米作為主要出資人,重慶農村商業銀行、重慶金山控股等股東共同出資,定位為全國性科技型消費金融公司,註冊資本15億元。
小米消費金融是今年以來繼平安消費金融後第二家獲批開業的消費金融機構,也是迄今為止第26家正式開業的消金公司。僅在一個多月前,平安消費金融獲得開業批覆,同樣定位為科技型消費金融公司。雖為新入局者,但從股東方基因以及僅次於捷信消費金融的50億元資本金來看,戰力不可 小覷。
“從新入局者來看,平安消費金融和小米消費金融兩家機構,一個有傳統金融機構基因,一個有大型科技公司基因,二者都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濤如是評價。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研究員徐翔同樣認為,隨著平安消費金融、小米消費金融等機構入場,具有互聯網基因、背靠商業巨頭的消金機構將成為2020年的新變量。在他看來,消費金融行業雖然在短期受到疫情影響較大,但是著眼未來五年具有巨大的持續發展空間。無論是平安這樣的金融集團,還是小米這類互聯網巨頭,都和消費金融業務具有天然的聯繫,這些企業的加入,將加劇消費金融行業的競爭。
2020年是持牌消費金融機構發展的第10個年頭,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我國已有30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獲批,其中26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正式開業,除此之外,還有不少擬成立的消費金融公司正排隊等待批覆,其中申請方不乏建設銀行、南京銀行、廈門銀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