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7日電/據新華社報道,“疫情以來,公司像坐了一趟過山車。”力威鋁業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蔣先宇感慨地說。
位於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的力威鋁業是東西部扶貧協作共建企業,於2019年5月正式投產,解決當地100多人就業,其中有不少是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
蔣先宇告訴記者,2月15日復工復產後1個多月沒拿到新訂單,年前接的訂單也因原材料供應不足未能及時交付,“快揭不開鍋了”。隨著建築行業復工復產加速,公司業務4月起開始增加,5月更是成為投產以來訂單最多的月份。
訂單倍增給蔣先宇帶來了“幸福的煩惱”,工人兩班倒、加班加點也忙不過來。慶幸的是,公司的數字化管理系統一期於5月建成並試運行。
“每一筆訂單所需的材料、工時,每一塊模板的生產進度、市場流向,每一筆財務結算,以前全靠人工統計,費時費力還時有差錯,現在全部由系統完成,高效準確。”蔣先宇介紹。
“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對於一些傳統企業,以前只是可早可晚甚至可有可無的‘備選項’,現在成了必須要做、早做早受益的‘必選項’。”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副局長胡建華介紹,貴州像力威鋁業這樣借“數”轉型、乘“雲”升級的企業不在少數。
2016年以來,作為全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省通過“千企改造”“萬企融合”等行動,以及2400多個示範項目,帶動了3900多戶實體經濟企業與大數據融合。
記者採訪了解到,疫情衝擊之下,貴州省不少傳統企業加快了轉型升級步伐。甕福集團打造“福農寶”“糧食銀行”等線上平台,將生產經營模式從傳統的化肥生產變為向農戶提供精准農業服務和整套生產方案,實現從化肥生產商到農業全產業鏈服務商的轉型;中航貴州飛機有限公司通過綜合協同管理平台,將原來數據互不相通環節全部打通,單機生產效率提升了15%、產品返修率降低了10%。
胡建華認為,經此一“疫”,越來越多的企業感受到了數字產業的優勢、看到了數字產業的廣闊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