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1日電/據新華網報道,新華社華盛頓5月9日電(記者譚晶晶)美國耶魯大學和中國暨南大學研究人員合作開展的一項新研究顯示,中國採取的“封城”、社區封閉管理、隔離、限制戶外活動等措施有效減緩了新冠病毒的傳播速度。
這項研究的論文9日在線發表在國際期刊《人口經濟學雜誌》上。研究人員對今年1月19日至2月29日新冠病毒在中國的本地和跨城市傳播情況進行建模,研究了多種社會、經濟因素的作用,包括保持社交距離等公共衛生措施的作用。
研究顯示,中國自1月下旬以來在武漢實施“封城”、多地社區封閉管理、隔離、限制戶外活動等防控措施極大降低了病毒傳播速度,病毒傳播在2月中旬得到了有效遏制。
研究論文認為,截至2月29日,在中國實施的國家級和省級公共衛生措施可能在湖北以外避免了超過140萬人感染和5.6萬人死亡。
研究還發現,中國採取的公共衛生措施使反映病毒傳播情況的基本感染數(R0)從1月底的2.992迅速降低為2月底的1.243,並在湖北以外降至0.614。也就是說,1月底一名感染者平均可以將病毒傳播給近3人,而2月底時在湖北以外只能傳播給0.6人,病毒傳播得到較好遏制。
研究負責人之一、耶魯大學全球健康政策與經濟學助理教授陳希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這項研究有助於國際社會更好地了解中國採取的疫情防控措施產生的效果,也為今後針對類似傳染病的預防工作提供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