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勝疫情後的中國和中國人民更顯偉大! |
中評社╱題:疫中感悟 作者:章念馳(上海),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本刊學術顧問
白天的城市從來沒有如此蕭瑟寂靜,空空蕩蕩,人們都宅在家中,自我隔離,窗外充滿可怕的疫情,空氣裡彌漫著一種從來沒有過的病毒——NCP新冠狀病毒,死亡與傳染威脅著人類,在沒有自由的隔離歲月裡,讓人多了份冷靜,迫使人有了許多反思,產生了諸多感悟,也許這正是這場瘟疫給我們帶來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反思。
一、造謠
2019年12月8日,武漢一個水產禽類批發市場出現了群體性肺炎,在體制外,率先在微信上報警的是几位醫務工作者,但他們立刻被冠以“造謠者”被傳訊,被迫寫檢討……。這是我們習慣的反應,在“報喜不報憂”的政治文化中,習慣“醜不外揚”,能瞞就瞞,生怕影響政績。我們錯過了最好的抗疫時間,釀成了歷史大錯。其實武漢官員第一時間及時向上報告了,他們“請示了”,在等待“指示”,沒有上面指令,他們是不敢“擅動”的,這種“不作為”害苦了全國。我們的權力是高度集中的,笨重的官僚機構效率真是天曉得。趙啟正以講真話聞世,他說:“要不想辦成事,你就多請示。”這就是我們的制度的短缺,多麼可怕的痼疾。正是因為“官方欠透明,謠言滿天飛”,而動輒嚴懲“謠言”,造成多麼深重的災難,此教訓不可再輕忘了!
二、埋怨
2020年1月23日,武漢斷然封城,嚴控疫情流出,此乃大手筆大決心也。疫情完全公開了,全國上下頓時亂開了鍋。抱怨之聲不絕於耳,到處是抱怨:怨天、怨地、怨政府官員、怨共產黨、怨信息不透明、怨準備不足、怨沒有出入自由、怨沒有人權等等。人們像一批烏合之眾,橫衝直撞,許多人莫名其妙則加入其中。在大災大難面前缺了臨危不亂的素質,欠乏城府,以至不能冷靜,過度恐懼,先亂了自己,與大國國民應有的素質差得太多。
美國去年同樣遭遇變異病毒形成的“流感”,死了六千多人,今年年初,又有“流感”爆發,染者多萬,死亡萬人,死亡率遠過我們“非典”及如今“新冠肺炎”,但未聞他們怨天怨地。所以一個動輒驚慌失措的民族絕不是成熟的民族,也難以崛起。總之我們仍缺乏大國國民應有的從容與淡定。
三、敬畏
我們作為一個人,降臨到這個世上,獲得短暫而可貴的人生,靠了天地的恩賜與撫養,所以敬天愛地是必須的,學會敬畏是人最該有的品質。但在這次瘟情面前,有的人渾渾噩噩,四處亂走,不愛自己,也不愛他人;有的人慌亂無措,極度自私;有的人胡吃亂喝,濫捕濫殺……。這些都是對天、對地、對生命、對人、對動物、對植物的不敬不畏,而遭到天譴、遭到的報復。沒有敬畏之心,一切優秀品質都無從養成,也必不會具備愛心,仁義道德廉義羞恥都無從談起,這樣的人構成的國怎麼屹立世界?
四、實力
這次全國抗疫,才真正體會具有實力和國力的重要。這麼大的疫情,這麼強的傳染性,這麼多人染病,沒有雄厚物質積纍,沒有健全的國家機能,是根本無法應對的。救命如救火,澆的不是水,而是真金白銀。目前直接消耗已達幾千億,是物質消耗戰,幸好有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物質積纍。這場疫情放在過去,不說舊中國,即使當年的“甲肝”和“非典”,我們還是捉襟見肘,不少人住不進醫院,狼狽之境尤在眼前。如今我們十天就能造出一個先進醫院,可容千人,讓全世界瞠目,由衷敬佩今日之中國,讓中國榮焉。所以沒有一個強大的祖國,什麼都是空話而已。
今天我們不正是與列強比實力、比科技水平、比管理能力、比精神文明狀態……?說到底是比實力。如果我們不藉這次疫情暴露出的問題,汲取教訓,痛改積弊,那衹好讓不懷好意的勢力,藉機扼殺我們,把我們趕回四十年前,徹底孤立我們。台灣與香港反華勢力不正藉疫情“逃離”中國?我們要清醒認識到不能走回頭路,不能走老路,否則衹有一條死路!
五、死亡
這次疫情,不由讓人感到死亡的威脅近在身邊。疫自古都有,人稱瘟,如天花、鼠疫、霍亂……,死亡率很高,甚至亡國滅種。在疫情面前,人是很微小的,是很脆弱和無能的,如同螻蟻。所以很多富有的人,往往會捐出一生纍積財富去抗癌、治愛滋、治瘟疫,去與死亡與疾病鬥爭,如比爾·蓋茨、洛克菲洛等人士。而更多人則是消極面對疫情與死亡,怕得成條蟲,疫來落荒而逃,比比皆是。如何直面死亡,關鍵是在心態,怎麼做到“視死如生”,要坦然、從容、尊嚴、體面。這裡不妨講一點信仰,如往生、歸宿、回歸、輪迴、升天、轉世等等,不必大呼小喊,渾身插滿管子,大可不必。我們每天都要當作最後一天過,做好該做的事,不留遺憾。我祖父太炎先生,臨終氣喘不食,醫生覺得回天無術了,他的義兄李根源先生便坐在他床前,對他說:“大哥,走好啊!”他額額首,含笑而逝,如睡著似的。這是人的涵養所至也。
六、微信
這次疫情居家隔離中,手機成了人們最親密的夥伴,微信成了人們聯絡溝通最密切的載體。一機在手,能知天下事,人不相見,聯繫依舊,這是全新的生態,它把人與人的距離拉得這麼近,它如此巨大地改變了這個世界,改變了人類政治生態和生存方式,讓封閉、隔離與謊言,變得狼狽不堪。它迫使政府資訊必須透明、高效、誠實,迫使人們必須適應這樣的大數據時代。微信讓宅在家中的人一點不感到閉塞,如果沒了電腦、手機、網絡……,讓人都不知道怎麼生活。連台灣的選舉、香港的暴亂,都是通過手機來操作的,如果不懂怎麼運用這新技能,連執政都會發生危機!領導這麼大的國家,要統一這麼眾多人的思想,若不能掌握這新陣地,則必敗無疑,靠刪、靠封鎖、靠關閉,是最無能的。這一切考驗著執政黨的公信力,也考驗著執政黨的能力與水平,但微信中也魚龍混雜,所以取了個好名詞叫“微信”,要人們微微地信,全信與不信,都是愚不可及!
七、蛻變
俗言:“大難來臨各自飛”,表達災來人皆“四處飛”狀態,這是本能反應,也是人性弱點,中國尤甚。因為中國幾千年的農耕社會,各自為生,沒有集體主義精神,工團主義意識也很晚形成,故人稱舊中國是“一盤散沙”,並不為過。國民性的醜鄙,讓辛亥到五四的一代代先進中國人無不以改造國民性為己任。如今“各自飛”、“四處走”現象好多了,但仍未杜絕,武漢疫情還是染及半個中國,教訓慘重。
所以一國之崛起,並不是必然的,要歷經許多坎,有些坎甚至是邁不過去、要繞過去的。災情暴露了我們許多弊病與深層矛盾,如高級紅、低級黑、不作為、不透明、愛好話、拒箴言等。疫情來了,迫使我們必須改正,許多部門都開始以新姿態救災,共產黨員開始沖到一線,許多好人好事源源湧現,萬眾一心,團結救災,中國由一盤散沙,變成具有世界超一流的組織與動員能力。中國正在蛻變,有望變得更好,幸事也!
八、炫富
今天看到一條微信:說十年內取消一切國際賽事,節約資金、支援……。我看了十分興奮,這是不是災難讓人成熟?以不炫富、不擺闊、不當“大好佬”,不做“傻帽”,確確實實帶頭節儉,培養節儉興邦精神,不做“西楚霸王”……。這些年來中國炫富擺闊行爲比比皆是,人民是不喜歡的。我喜滋滋還沒有幾分鐘,這條微信立刻給予刪除了!我不懂是消息不實還是內容不好,為什麼就不允許議論一下,我們不是說人民當家、人民做主?這點雅量都沒有,怎麼能讓“四海來朝”?這些手握新聞生殺大權的官吏,應該改一改思維方式了!
九、人性
在這場大災面前,人性無不被照得一清二楚。俗說:“患難見真情”,人性善惡盡顯原形。莎士比亞說:“地獄中空空蕩蕩,魔鬼盡在人間”,人可以說是兩條腿的人,也可以說是兩條腿的狼,大災面前盡顯原形。有人明明感染了疾病,不言不語,混跡於人群之中,傳染了一大片;有人趁機哄抬物價,或偷工減料;有的挖苦嘲笑,落井投石。但也有的奮不顧身,投身疫前,無日無夜;有的捐錢捐物,默默配合……。人性狼性,真友假友,一覽無遺矣!
十、逃離
有一種逃離比逃離災區更沒有人性,就是趁祖國有難的“集體逃離”,如台灣當局與香港泛民。他們趁機“去中國化”,趁機“脫離中國”,趁機推行“台獨”與“港獨”,背後捅刀子,實在令人寒心與不齒。這種行為說來也不是完全不可理解,他們都有被西方殖民的歷史,殖民者往往比被殖民者要強大與先進,於是有些人不是反抗而是羡慕殖民者,瞧不起自己的祖國,嫌母窮母醜,認賊作父,希望自己脫母國而融入敵國,以做“好順民”為榮,以做“二等公民”為傲,盼成為“高等華人”。而台港一直沒有好好去清算歷史,也沒有好好去殖民化,加上實現了“本土化”,經過幾代人的洗腦,他們的國家認同與身份認同都出現了異變。而我們衹注重“主權”的回歸,忽略人心回歸,抱殘守缺,始終以“自古論”、“血緣論”、“同夢論”……一套陳詞濫調,以為可以守住“一個中國”底線,抱著“九二共識”,以為可以作為政治基礎!沒有與時俱進精神,可謂教訓深刻!
十一、英雄
這次抗疫過程中,鐘南山院士再次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英雄,從十七年前的抗“非典”,到今天的抗“新冠”,他以講真話和理性著稱,憑著他的專業知識,又一次成為抗疫“總司令”,成為當之無愧的英雄。這既可喜又很可悲,為什麼他會成為“眾人皆醉他獨醒”的達人,這豈不是對集體無能的最大諷刺!同樣,“八個造謠者之一”的李文亮,在抗疫中去世,人們把他視為“吹哨者”、烈士與英雄。但是這個世界上是不存在救世主的,要靠一個英雄拯救眾生,就太可怕了。我們不能再靠英雄造世,而要靠制度,要靠群團。在這次抗疫中,每天正在湧現千千萬萬英雄。可愛的白衣戰士,慷慨走向戰場,可歌可泣人救人,成了人人敬佩的英雄。我們要捨得宣傳他們,不要吝嗇對他們的讚揚,要讓他們成為螢幕的主角,而讓“小鮮肉”們走下舞台!從1月20日全面抗疫以來,我們有些部門還是沒有找到自己應有的位置,發揮鼓勵民眾的責任。而當年衛國戰爭中,莫斯科被兵臨城下,還敢開音樂會。相較之下,我們的文化藝術部門為什麼會缺位呢?
十二、文明
雖然到目前爲止我們還沒有看到疫情的結束,但每日新增感染人數在持續下降中,我相信中國一定會戰勝“新冠肺炎”,這一天已經不遠了!
全國全民全軍都投入了這場戰鬥,各地的醫務人員在數小時中一隊隊義無反顧地奔向前線,幾十個部門聯合作戰幾天就建成一個個大型醫院,企業家紛紛捐錢捐物……,我們已不是一盤散沙,多難興邦,磨難催人成熟,這一切都是在培養我們的文明素質。
文明,這是人類最高追求!在這浩瀚的宇宙中,地球也不過是一粒沙粒,人來到世上,不是來破壞,而是追求人與人的和諧、平等、自由、公平、正義、繁榮、法制……,一言以蔽之就是文明。而比文明更高的境界就是建立文明的秩序,這種秩序包涵在一切的文明細節之中。僅僅追求小康是不夠的,一切先進的中國人都應以“反對野蠻,追求文明”為己任。這次抗疫,不就是文明與野蠻的鬥爭嗎?通過這場鬥爭,我們不僅要建立更好的防疫秩序、公務員服務秩序、中央與地方秩序、地方與地方秩序……,讓這些秩序更文明與高效!在這方面我們還有許許多多努力的空間!
十三、感動
在病疫橫行的日子裡,病毒如幽靈般如此接近人間,城市變得靜悄悄的,聽不到往日的喧鬧,也幸運地再也看不到嗲聲嗲氣的“小鮮肉”,以及露胸露肚的“大明星”,衹有白衣戰士的蹤跡。他們一隊隊義無反顧地奔向武漢,他們穿著沉重的隔離服在奮戰,他們無日無夜地搶救患者,他們完全不顧被傳染的風險,他們疲憊不堪地倒地而寢,他們甚至獻出生命;還有許多科研人員日日夜夜爭分奪秒趕製試劑、新藥、疫苗;還有許多基層的幹部、保安、志願者,無眠無休地守護著大門與道口,任憑風吹雨打;還有許多人捐錢捐物,將口罩、防護服、飯菜送到一線戰士手上……。全國都動員起來了,組織起來了,全民萬眾一心了,眾志成城了,還有什麼比這更叫人感動?在蝸居的日子裡每天都會有感動,國際社會也為之感動。
陽光總在風雨後,戰勝疫情後的中國與中國人民,將以更加偉大的形象屹立於世!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0年4月號,總第26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