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是把國際抗疫的聚光燈也適當打向那些被忽略的中小國家的時候了。不分地域、國家與種族的新冠疫情應該成為世界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契機,而不能使國際社會進一步倒退到弱肉強食、適者生存那種叢林法則。在實現本國疫情形勢逆轉的基礎上,中國一直盡己所能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如進入4月以來,中國已分兩批共計向30個非洲國家提供了防護服、護目鏡、體溫檢測儀和口罩等物資,民間的馬雲基金會等也提供了大量援助。
但獨木不成林,更重要的是強化國際合作以及更多大國的參與,尤其是在以下兩個方面共同施力:
第一,繼續強化世衛組織在國際抗疫合作中的領導地位,重點對中小國家提供抗疫幫助。世衛組織已在這方面開展積極努力,如總幹事譚德塞表示將與世界糧食計劃署協調開展聯合國供應鏈特別工作組,以增加採購並分發個人防護裝備及臨床護理物資。4月24日,世衛組織正式啟動國際合作倡議,加速新冠肺炎疫苗、診斷工具和治療工具的研發、生產和公平分配。眾所周知,作為一個受制於成員提供經費的國家間組織,世衛組織自身擁有的資源其實相當有限。所以,當務之急是各個大國積極行動起來,在資金、物資等方面提供支持並積極加入世衛組織領導的國際抗疫網絡中來,從而為中小國家抗疫提供強大的國際後盾。
第二,發揮聯合國、G20、國際貨幣基金等國際組織在恢復世界經濟方面的協調功能,堅持全球化進程並使之在有利於中小國家的公正、合理軌道上運行。當前各大國爭相推出經濟刺激甚至吸引產業回流的政策,如果沒有有效的國際協調,就很可能出現“以鄰為壑”的效果,這對中小國家尤其不利。另外,實力較弱的中小國家往往缺乏自救能力,需要通過國際協調向其提供特別援助,並為其經濟恢復提供政策指導與針對性的支持。西方大國在這些國際組織發揮著主導作用,這就需要它們迅速行動起來,積極倡導、支持並推出具體的國際合作舉措。
疫情汹湧,而中小國家很可能是國際抗疫大局中的短板。這塊短板補不上,國際合作抗疫就很難取得最終的成功,世界也不會盡快地重新變得完整。(作者是上海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