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3日電/今年一季度極不尋常,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眾志成城、頑強拼搏,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經濟社會運行逐步趨於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3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回升勢頭,降幅明顯收窄,同時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保持穩定,中國經濟展現出巨大韌性,復工復產正在逐步接近或達到正常水平,應對疫情催生並推動了許多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
財政貼息、大規模降費、緩繳稅款等政策相繼出台、接連落地,及時為市場主體減負紓困,讓中小微企業輕裝前行;多次採取公開市場操作和定向降准,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先後推出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和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額度,為實體經濟注入金融活水、化解燃眉之急……面對疫情衝擊,我們使出一套含金量高、針對性強的政策“組合拳”。在宏觀政策保駕護航下,復工復產蹄疾步穩,實體經濟復甦回暖,充分印證了調控政策的有效性。
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必須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切實增強緊迫感,抓實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面對困難挑戰,必須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以積極作為應對不確定性。
我們要以更大的宏觀政策力度對衝疫情影響。中國具有豐富的宏觀調控經驗,公共部門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仍在合理區間,銀行部門準備金率較高,宏觀政策“工具箱”裡工具充足、空間充分。下一步,在加快前期各項政策落地見效的基礎上,我們還可採取提高赤字率、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措施,運用降准、降息、再貸款等手段,做到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只要把握好宏觀政策的節奏和力度,我們就能防止短期衝擊演變成趨勢性變化,從而穩住經濟基本盤。
我們要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市場風雲突變,使一些深層次結構性矛盾凸顯出來,我們正可以此為契機,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外部環境調整,也給我們放寬市場准入、優化營商環境、開拓多元化國際市場、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等帶來新機遇。如果說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可直接有效地平抑市場波動、為經濟運行托底,那麼堅持新發展理念,持續釋放改革開放紅利,則將助力中國經濟渡過難關,迎來更好發展。
闖關奪隘勇向前,我們還需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應對和戰勝各種困難挑戰的準備。當前,復工復產正提速擴面,同時一些企業還面臨不少現實困難。就業形勢總體平穩、全國未發生大規模裁員,同時一些行業的市場崗位需求有所收緊,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的就業壓力依然較大。凡此,我們要及時出台有針對性的政策,抓緊解決困難問題,千方百計創造有利於復工復產的條件,加強對困難行業和中小微企業扶持,抓好重點行業、重點人群就業工作,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把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的要求落到實處。
歷經嚴峻考驗,中國經濟總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這次也不會例外。前所未有的衝擊沒有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只要我們善於變壓力為動力、善於捕捉創造機遇,積極應對、主動作為,完全能夠推動中國經濟這艘巨輪沿著正確方向破浪前行。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任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