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應對好全球制造業大變局
http://www.crntt.hk   2020-04-23 13:58:56
  中評社北京4月23日電/宋國友:應對好全球制造業大變局

  來源:環球網  作者:宋國友

  疫情之下,不少國家更為迫切地謀求制造業回流本國。美國、日本還有部分歐洲國家疫情期間均表示要制定有利於制造業回流的相關政策。客觀而言,受規模如此之大的疫情衝擊,原有的產業鏈全球分工布局勢必會發生某些調整。特別是部分國家借疫情把醫療和藥品相關行業部分遷回國內,恐怕是大概率事件。

  總體來說,短期內制造業回流他國不會大規模出現。跨國公司不會為了部分國家所提出的區區搬遷費用或者稅收減免而大規模搬離中國。這不是明智的選擇。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上周也表示,盡管疫情對在華外資企業造成一定影響,但中國沒有也不會出現大規模外資撤離情況。

  然而,必須認識到,我們對於制造業的信心,更多的是對於存量制造業繼續留在國內的信心。對於後疫情時代全球制造業新增投資的新動向,我們要有充分的估計。

  一是 “再國家化”思潮下政府對於市場的普遍性幹涉。幾乎在所有國家,疫情都擴大了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即使以往較少介入市場的政府,為了抗擊新冠疫情,也提升了自己塑造經濟和調配資源的能力。無論是從面對疫情的應激性本能出發,還是從疫情之後經濟增長和保障就業的政治考慮出發,這些政府會對市場主體施加壓力,迫使相關企業加大對本國投資。

  二是跨國公司自身主動從產業鏈供應安全角度所進行的風險分散化決策。疫情幹擾了正常的產業鏈運轉,原本供需順暢的產業鏈被迫中斷。跨國公司在後疫情時代布局投資時,將不得不更多考慮風險分散問題,避免生產集中在單個國家可能面臨的過大風險。受疫情影響,中美貿易戰期間所形成的“中國+X”的投資模式會進一步強化。
<nextpage>
  三是美國刺激制造業回流的政策叠加效應。美國最近兩屆政府不斷推出有利於制造業回流的稅收、財政和金融政策。迄今效果確實不够明顯,制造業回流乏善可陳。問題在於,美國政府似乎無視限制政策效果的客觀因素,主觀上仍不斷執意累積各種政策措施。在對華輸美產品關稅并未取消的情況下,又借助疫情推出新政策。因此,不能排除持續數年強行的政策因素可能會產生一定的作用。

  可以預計,疫情之後各國將面臨更加激烈的全球制造業競爭。一些國家意圖更為明顯,投入資源會更多,手段也可能更為淩厲。從現有的產業集群和市場規模看,中國原有的制造業競爭優勢不會喪失,制造業規模還會保持。但是,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要重視全球產業鏈格局可能發生的重大調整。從國家間競爭的角度,中國尤其要防範兩種可能性。

  一是歐美日聯手塑造全球產業鏈的戰略協同。歐美日所擁有的跨國公司占全球多數。如果歐美日三方從戰略上聯手協調全球產業鏈分工,將會對制造業格局產生重大影響。即使目標不盡一致,歐美日或者數個發達國家聯手也會給市場傳遞不良信號,影響跨國公司投資決策。

  二是美國等國的“中段分流、高端掐尖”的競爭策略。勞動力密集型行業仍然是中國制造業的優勢所在,美國很清楚這一點。於是,美國通過關稅征收等手段試圖把中端制造業擠壓至國外。同時,美國盯住先進和新興制造業,對內向量子科學、人工智能等先進制造業給予各種資金和政策的扶植,對華不斷打擊華為等高科技公司,以期在高端制造業上形成對華優勢。

  對於全球產業鏈發展的新變局,中國要有底綫思維,既要看到有利於我的各種條件,也要研判不利於我的新增情況。要積極化解動搖我產業鏈的制約因素,確保產業鏈的格局穩定,立足於國內市場,抓住制造業升級的趨勢,穩步提升在全球產業鏈布局中的關鍵影響力。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