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日電/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不僅給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了嚴重威脅,而且還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衝擊,增加了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難度。總的來看,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對我們全方位工作和體系化能力建設情況的一次檢視。應該說,中國產業體系總體上經受住了考驗,表現出了較好的動員、統籌和突擊能力,但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需要深刻分析並加以認真解決。
經濟日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趙昌文、宋紫峰文章認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要從建設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出發,總結吸取疫情防控中的經驗和教訓,加強四大能力建設。
第一,提升在日常狀態和應急狀態之間“順暢雙向切換”的能力。
各類嚴峻風險挑戰明顯增多是我們當下面臨的現實環境。在有效應對和化解重大風險挑戰時,需要快速調動各方面的資源。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提供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物資保障的產業體系是非常基礎和重要的支撐,但總的來看,現有產業體系的“冷啟動”能力依然有待加強,突出表現為初期應急預案對困難嚴重程度估計不夠且操作性不夠強等。同時,在應急狀態結束後快速恢復到正常狀態也需要體系化能力的支撐,這種能力反過來也會影響我們在應急狀態時的選擇。在這方面,我們仍有很多不足。
還要看到,即使是在日常狀態下,提升更好適應“極值”情況的能力也是產業體系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也需要在“順暢切換”上下功夫。比如,中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特別是近年來“雙11”購物成了新時尚,2011年至2019年僅天貓平台一家的銷售額就從33.6億元增長到2864億元。這個數字的激增,不僅反映出消費形態的快速變化,更給企業生產組織和營銷方式、物流配送體系、金融支持手段、政府監管方式以及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等帶來了一系列重大改變甚至挑戰。在這些方面,中國的產業體系建設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依然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總之,在日常狀態和應急狀態之間“順暢雙向切換”的能力,對一個國家的現代產業體系而言會越來越重要。為此,要進一步健全國家應急管理體系,明晰應急狀態下各方的權責邊界,細化應急征用及補償等實施細則,以更高的法治化水平來最大限度提高應急響應速度,這同時也有利於提高事後恢復到日常狀態的速度。要牢固樹立底線思維,把預案精細化設計制定工作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對不同類型和程度的緊急狀態事先準備好相應的一攬子政策儲備。此外,還要分類完善重要應急物資儲備體系,有效引導社會各方積極參與,形成多層次、多主體的儲備體系。
第二,提升實現新產業新業態與傳統產業之間“平穩銜接”的能力。
傳統產業向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轉換是必然趨勢,同時也會帶來產業結構、就業結構以及社會結構等一系列重大變化。從工業發展史來看,當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到一定規模後,處理好這些社會變革挑戰比處理好技術變革挑戰通常要更為困難,因此也更為重要。
在此次疫情中,一些傳統行業受衝擊較大,而新興產業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客觀上加快了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的速度。從機遇看,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的應用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線消費等一批遠程非接觸式的經濟活動得到了寶貴的試錯機會和發展空間;“零工經濟”等就業形態也得到了更多認可。這正是中國近年來一直在積極推動的,也堅定了我們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歷史性機遇的信心。與此同時,挑戰也相伴而生,比如,一些傳統行業中的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遭遇困難並由此引發就業等問題;存在數字治理體系建設跟不上、亟需界定和規範新的勞動關係等問題。能否處理好挑戰、抓住機遇,都關係著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