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從“新外省人”到“新族群政治”
綜觀綠營從疫情到健保議題的一系列操作可以發現,綠營的“反中”已從檯面上、政治面的選舉,深入到檯面下、社會面的兩岸交流,首當其衝的就是在陸台胞群體。民進黨清楚知道,衹有竭盡全力地打壓兩岸融合發展的趨勢,不擇手段地將台灣扯離大陸,才能極大化其政治利益,對內鞏固執政基礎,對外夯實“獨台”現狀。可以預見的是,這一波從疫情到健保的操作可能衹是開頭,未來還有更多變本加厲的政策和做法將陸續出台。
民進黨之所以會明目張膽地針對在陸台胞,主要就是認定在陸台胞既然已經去大陸居住和發展,投入了“敵營”,在選舉中就不會是支持己方的群體;面對“異己”,自然是要堅決打壓、毫不手軟。但平心而論,在陸台胞其實原先不乏綠營的支持者與同情者,但民進黨從現在到未來的系列操作,將把這個群體穩步推向政治的對立面。這對在陸台胞群體和藍營而言,都有重要的意義。
如果按照以往台灣對“外省人”的理解,現在的在陸台胞可說是在島內逐漸形成了一種“新外省人”的群體。傳統上,“外省人”指的是跟隨蔣介石到台灣的大陸人,雖然來自大陸的各個省份,但無論天南地北對原本的台灣人而言都是“外省人”。由於“外省人”來自大陸,往往支持“一個中國”的主張,長期以來都是藍營的堅定支持者。近年來由於代際更迭的影響,年長的外省人逐漸凋零,外省第二代、乃至第三代的年輕人更多融入台灣社會,受限於成長時的生命經驗,不復有父祖輩的家國情懷,政治上的立場與特色逐漸淡化。甚至外省後代的年輕人普遍都被“天然獨”的傾向所同化,在2020年的大選中又沿著世代政治的分野發酵,形成了父母輩仍然票投藍營,但許多家中年輕人卻將選票投給綠營的現象。長此以往,“外省人”群體的政治特性將逐漸在台灣消亡。
相較於以往的“外省人”由大陸各省來到台灣,現在的在陸台胞則是由台灣前往大陸各省。對於生活在島內的台灣人而言,在陸台胞份屬台灣,有投票權,但人又長期在大陸,不正是一種另類的“新外省人”嗎?雖然台胞登陸始自1980年代,但早期主要是以台商為核心,人數相對有限,遠不如當前全方位登陸的風潮,這也使得“新外省人”的群體在島內逐漸成形,新的“族群政治”呼之欲出。
不同於以往的“外省人”是因戰亂無奈而遷居台灣,“新外省人”則多半是基於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主動到大陸尋求發展。所以對他們而言,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以及兩岸的融合發展就是最重要的政治訴求。但這樣的政治訴求卻和民進黨的政治利益背道而馳,所以在陸台胞群體將不可避免地受到綠營的打壓。一方面是來自民進黨政府的拒絕與敵視,另方面則是大陸當局的包容與接納,正如童話故事“北風與太陽”中所描繪的,在陸台胞的感受與立場將會傾向何方,衹要是明眼人都看得出。綠營將在陸台胞逼向了政治的對立面,反而會更加鞏固該群體的自我認同,以及更加清楚自身的政治利益。“新外省人”將取代傳統的“外省人”成為支持“九二共識”的中堅力量,並為兩岸融合發展提供有力的社會聯繫。
三、對藍營的啟示
“新族群政治”的出現對藍營的未來走向也有重要的意義。由於2020年的敗選,國民黨內很多人將矛頭指向了“九二共識”,出現一片檢討之聲。殊不知“九二共識”不衹是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更是國民黨賴以生存的瑰寶。平心而論,台灣政壇的藍營和綠營確實存在共識,就是“維持現狀”,但雙方所主張的“維持現狀”卻因為是否接受“九二共識”而有很大的不同。綠營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所謂的“維持現狀”其實就是不敢“法理台獨”之下的“獨台”,為了鞏固政治基礎,自然會不遺餘力地將台灣扯離大陸並敵視在陸台胞。藍營接受“九二共識”,對兩岸融合發展也樂觀其成,如此一來“維持現狀”就存在著正面的未來可能性,兩岸的政治互動因而能順利展開,國民黨在島內的選舉中也能穩健獲得在陸台胞的支持。
如果國民黨拋棄了“九二共識”,破壞了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就會淪為和綠營類似的一丘之貉。在選舉技巧不如綠營,又無法獲得在陸台胞群體支持的情況下,國民黨的政治基礎將不斷流失,最終會走向式微之路。這裡會衍生出兩個問題值得探討。
其一,在陸台胞群體這些“新外省人”的支持真的那麼重要嗎?其實每次選舉所面臨的情勢都不相同,“芒果乾”(亡國感)也並非萬靈丹,在這次大選能行銷成功是因為有許多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配合,而大量中間選民的支持傾向會在每次選舉中不斷變動。在陸台胞的人數雖然不佔多數,但立場相對明確,凝聚力較強,獲得其支持就能穩定選情,可說是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由此可見,掌握該群體的選票未必能贏得選戰,但流失該群體的選票一定會輸掉選舉。國民黨如果放棄“九二共識”、撤守長期堅持的政治立場,想要不切實際地尋求“中間選民”的支持,反而會未見其利、先見其弊。與其如此,倒不如強化體質、守時待變,等候島內政局與兩岸情勢更多地發酵,蔡當局的弊病被更多地揭露,政治機會很可能在四年後再次來臨。
其二,如果國民黨拋棄了“九二共識”,是否在陸台胞仍然會在選舉中“含淚投票”,繼續支持國民黨?其實這些“新外省人”長期在大陸發展,返台投票所需付出的時間成本和交通成本均比一般住在島內的台灣人高出很多倍。一個合理的判斷是,如果國民黨不能代表該群體的利益,甚至背道而馳,那麼在陸台胞群體很可能會直接放棄返台投票,根本不存在“含淚投票”的說法。另方面,如果國民黨拋棄“九二共識”,不能有效反映在陸台胞的利益,就會在當前台灣的政治版圖中空出一塊地盤。有眼光的“政治企業家”就會起而組黨,試圖搶佔選舉地盤,填補這塊政治空間。如此一來,在陸台胞既然能找到政治代理人,自然也不需要“含淚投票”給國民黨了。所以在陸台胞對國民黨的支持並非理所當然,關鍵的紐帶繫於“九二共識”。
四、展望
這波疫情是一面照妖鏡,照出了綠營為了打壓異己,可以罔顧人民性命;這波疫情也是一股催化劑,讓在陸台胞認清了自身處境,鞏固了群體認同,並明確了政治訴求。
兩岸關係與島內政局已高度結合,休戚與共。就綠營肆無忌憚地打壓異己而言,民進黨的這一批操作忽略了一項關鍵的因素,就是北京將如何看待這些作為。一旦北京認為兩岸融合發展在綠營的打壓下已難以為繼、前景黯淡之時,就更有可能採取極端的作為解決台灣問題。弔詭的是,綠營的操作本是為了極大化自己的政治利益,但在極大化利益之後,又將根本地葬送自己的政治前途。
就在陸台胞的政治動向而言,“新外省人”的身份認同與“新族群政治”的展開不僅是島內政局的新趨勢,更是兩岸融合發展的中流砥柱。期望在此過程中國民黨不要誤判情勢,受到虛幻的選舉利益蠱惑而貿然拋棄“九二共識”,否則就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將犯下和綠營同樣的錯誤:初衷是想極大化自己的政治利益,最終卻根本地葬送自己的政治前途。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0年4月號,總第26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