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外界有評論說疫情會加速中國與外部市場“脫鈎”的問題,林利民表示,這個應該說是操心多了。美國一些人也在說“脫鈎”,但實際上“脫鈎”是脫不了的,儘管美歐的民族主義抬頭,但全球化是一種大潮流,擋不住也逃不開。
從這次新冠疫情來看,第一,凸顯了實體經濟的重要性,中國此次在國際上發揮了重要影響,其中的原因是中國實體經濟占優勢。現在美國只保留了高端產業,中低端產業轉移到中國、歐洲、日本等地;歐洲、日本主要是中端產業占優勢,高端產業不如美國,中低端產業尤其低端產業不如中國、印度、東南亞等;印度東南亞等國家當前主要是低端產業;而中國的高、中、低產業相對齊全。中國在解決自己防疫問題後,還可以去支援其他國家,展示的是中國實體經濟的實力。疫情過後,實體經濟的重要性會得到新的重視。
另外,各國會加強自給自足,比如現在泰國、越南對出口大米提價是一個信號,說明人類要面對這類並非人對人的“戰爭”,需要增加自給自足的實體經濟,這些因素都可能會影響全球產業鏈。但是,林利民認為,全球化的大趨勢不會變,至於西方民粹主義,這其實是一種落後思想,就像十七、十八世紀英國的“搗毀機器運動”一樣,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
林利民表示,全球化經過曲折以後,還會繼續向前發展,因為這是一個大的歷史趨勢。更何況美歐國家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資本主義本來就是一種商品經濟,離開了全球市場無法活下去,除非他們改變制度。所以“脫鈎”也好,反全球化也好,這些都是暫時現象、局部現象。 |